摘要:在消費電子行業仍處于復蘇周期的過程中,飛榮達(300602.SZ)的業績重回正增長軌道,并保持持續增長。
從消費電子行業的頭部供應商,到受制于行業周期波動陷入業績調整期,繼而通過新能源與通信業務拓展實現戰略轉型,再到押注人形機器人賽道打開新的增長空間。飛榮達二十余年的發展軌跡,不僅折射出消費電子行業的周期陣痛與突圍路徑,更藏著一家企業在時代浪潮中破局重生的密碼。
在消費電子行業仍處于復蘇周期的過程中,飛榮達(300602.SZ)的業績重回正增長軌道,并保持持續增長。2025年上半年,飛榮達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18.54%,消費電子業務回暖,新能源與通信業務“齊頭并進”,機器人業務也取得新突破。
曾經的“至暗時刻”
飛榮達成立于1993年,最初從事薄膜開關及電子輔料產品生產。2000年,該公司開始進入電磁屏蔽及導熱產品應用開發,并自主研發生產屏蔽材料,為客戶提供電磁屏蔽及導熱應用解決方案。2019年,飛榮達收購昆山品岱、珠海潤星泰等公司,完成了5G領域的布局。
彼時,飛榮達在消費電子領域已形成較強的競爭力,公司的營業收入從2015年的6.47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26.15億元;歸母凈利潤也由1.01億元增長至3.51億元,其凈利潤數據創上市以來的峰值。
此后幾年,雖營收仍保持穩定增長,但飛榮達的凈利潤數據卻出現了不小的波動。2020年,飛榮達歸母凈利潤下降至2.09億元,2021年更是僅盈利3009萬元,公司的業績遭遇巨大滑坡。
對此,飛榮達表示,2020年受外部環境影響,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和疫情等因素影響,導致國際經濟復蘇乏力,給中國制造企業帶來不小挑戰,公司的手機業務遭受重大沖擊,業績出現下滑。
不僅如此,2021年上游市場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公司材料采購成本增加,疊加人力成本大幅增加以及大客戶訂單量減少等因素的影響,飛榮達2021年利潤降幅進一步擴大。
事實上,自2020年以來,消費電子行業整體面臨景氣下行的趨勢,當時終端智能手機的升級創新依然處于瓶頸期,AR/VR等虛擬現實技術終端的元年也未到來。具體到企業層面,立訊精密(002475.SZ)2021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2.14%,歌爾股份(002241.SZ)2022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59.08%,歐菲光(002456.SZ)2020年至2022年累計虧損97.52億元。在行業“寒冬”之下,頭部企業尚不能幸免,飛榮達的業績下滑也就不足為奇了。
多元業務突圍,重回正增長軌道
從整體消費電子產業來看,當前仍處于周期復蘇的過程中,不少企業依舊處于虧損狀態。iF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9日,A股消費電子板塊已有1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半年報業績報告,其中有3家公司出現虧損,分別是信濠光電(301051.SZ)、昀冢科技(688260.SH)、勝利精密(002426.SZ)。此外,信維通信(300136.SZ)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20.18%。
在23家已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的公司中,仍有5家公司處于續虧狀況,2家公司首次虧損。此外,還有4家公司預減,1家公司略減。整體來看,消費電子行業復蘇仍然面臨阻力。
在此背景下,立訊精密、藍思科技、飛榮達等企業已率先出現止頹跡象。其中,飛榮達的業績在2022年迎來拐點后,2023年和2024年均延續增長態勢。
面對困境,飛榮達積極拓展新能源業務,為自身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使得經營業績迎來關鍵轉折。2022年,飛榮達實現營收41.25億元,同比增長34.88%;歸母凈利潤為9618.71萬元,同比大幅增長219.62%。這主要得益于公司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等)及通信領域相關業務規模增長。
在新能源領域,2022年飛榮達的液冷板、復合材料(HP-RTM 輕量化材料)蓋板、連接片、一體化壓鑄件、導熱膠等產品已向寧德時代、廣汽集團、上汽集團、一汽集團等新能源汽車客戶量產交付。同時,飛榮達還取得了多個新能源汽車客戶的定點項目,并在隨后兩年持續釋放訂單。
在光伏和儲能領域,飛榮達的散熱器、一體化壓鑄件、導熱膏、導電硅膠、互感器等產品已向華為、陽光電源、古瑞瓦特、固德威等新能源光伏及儲能客戶交付。部分客戶自2022年年初開始小批量,并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在通信領域,2022年飛榮達的通信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0%,主要得益于此前中標了客戶的700MHz項目。隨后兩年,飛榮達一直積極配合客戶需求開展相關產品的研發和技術儲備,并不斷迭代產品提供給通信類客戶,保持通信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新業務不斷取得突破的同時,飛榮達的消費電子業務也全面回暖。飛榮達在2023年年報中指出,受主要客戶業務市場份額回歸,以及國產化替代加快等因素影響,公司消費電子業務訂單量持續增加。隨著國內某高端品牌手機回歸,新發布的機型反響熱烈,飛榮達在這些機型中獲得了大量的業務機會。
2025年上半年,飛榮達實現營收28.83億元,同比增長27.42%;歸母凈利潤為1.6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8.54%。飛榮達表示,公司營收增長主要是新能源、消費類電子及通信業務收入增長所致。可見,目前飛榮達各項業務均處于穩步增長的良好態勢中。
布局人形機器人領域,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在保持業績持續增長的基礎上,飛榮達不斷開拓新賽道,發力人形機器人領域,并取得了突出進展。
2025年上半年,飛榮達對果力智能進行戰略投資,使其成為控股子公司。果力智能是一家專注于研發靈巧手和具身智能機器人的企業,其研發的梟堯靈巧手是一款剛柔并濟的高靈巧性五指靈巧手,具有28個自由度,具備觸覺、本體與柔軟智能“多模態感知”能力。該產品可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商用服務、特種環境及家庭消費等場景。
飛榮達之所以瞄準靈巧手這一細分方向,與其在人形機器人產業中的重要性密切相關。靈巧手作為機器人末端執行器的關鍵技術,不僅是人形機器人功能性的直接體現,更是推動機器人向智能化、擬人化發展的核心硬件,對人形機器人的產業化發展具有關鍵作用。
華西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靈巧手是人形機器人的落地關鍵,具備靈巧手本體設計、生產能力的廠商有望在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中具備較大的話語權,盈利能力或處于領先水平。
相關數據顯示,當前人形機器人全球市場規模預計為76億元,到2035年將飆升至1.12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30%,市場空間巨大。通過收購果力智能,飛榮達成為人形機器人關鍵技術的掌握者,未來或有望持續受益。
近期,液冷概念和機器人板塊熱度持續飆升,飛榮達的股價表現也相當活躍。8月以來,該股累計上漲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