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9日晚間,萬馬股份披露半年報。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72億元,同比增長8.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億元,同比增長21.8%。
目前,萬馬股份具身機器人線纜已有項目實現量產落地。
8月19日晚間,萬馬股份披露半年報。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72億元,同比增長8.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億元,同比增長21.8%。得益于線纜業務板塊發力,公司半年報營收規模再創歷史同期新高。
據了解,萬馬股份主營電線電纜、高分子材料、新能源充電樁等業務。其中,公司在線纜中高端產品市場競爭中已具備穩定的競爭優勢,已連續7年蟬聯“中國線纜行業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財報顯示,公司上半年電力電纜產品營業收入63.15億,同比增長14.85%,毛利率11.37%,提升1.37個百分點。分析人士認為,萬馬股份電纜板塊盈利能力的提升,或與其積極拓展工業裝備線纜業務密切相關。
在機器人線纜(裝備線纜)領域,萬馬股份于2016年建立了“工業智能裝備線纜事業部”,專攻機器人等智能裝備業務。目前,公司工業機器人線纜產品已經通過德國萊茵 TUV 和美國 UL 認證,并陸續與匯川技術、美的庫卡及其他國內頭部工業機器人企業達成合作并形成批量交付。2024年,萬馬股份成為KUKA在中國地區最大的機器人電纜供應商,實現機器人電纜進口替代。
值得注意的是,萬馬股份在具身智能裝備線纜領域同樣取得突破。自2024 年起,公司陸續與多家機器人、機器狗企業,圍繞自主研發的 “機器人智連 CCa 系統” 展開服務與合作,部分客戶已實現月度批量供貨。同時,其具身機器人線纜已有項目實現量產落地。
目前,萬馬股份已成功切入人形機器人、機器狗等新興領域,產品品類從互聯集成線纜拓展至本體線纜及線束,并完成批量交付。截至目前,公司已獲得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機器狗相關線纜訂單。
萬馬股份表示,從工業機器人到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公司具備技術和客戶的先發優勢。
據了解,在技術方面,其機器人線纜已通過國際認證機構萊茵TüV 的 3000 萬次耐久性測試。工業機器人客戶的認證周期通常需要1-2年,而具身機器人線纜的技術要求或更高;與此同時,具身機器人主機廠多會與線纜廠商開展前置合作研發,這意味著具身機器人線纜領域或將形成更高的客戶粘性。
從產業趨勢來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和制造中心,正迎來新一輪高速增長期。線纜作為機器人的重要零部件,隨著具身機器人進入批量生產,機器人主機廠逐漸意識到線纜對于機器人性能和使用壽命具備顯著影響,市場需求量有望呈現同步爆發式增長。摩根士丹利研報顯示,2024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已達470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40%,預計到2028年將增至108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3%。
盡管現階段萬馬股份機器人線纜業務的營收貢獻尚小,但多家機構依舊看好其未來發展潛力。從投資維度看,行業普遍觀點認為 2025 年將成為 “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市場也因此更聚焦公司在未來智能機器人產業中的廣闊發展空間。
中金公司在研報中指出,萬馬股份作為國內高分子材料領域龍頭,疊加其在機器人線纜領域積累的豐富工藝經驗,以及已實現量產的具身智能項目作為實力背書,已構建起技術、認證、成本層面的全方位競爭優勢。看好公司在機器人線纜領域持續保持領先地位、搶占較大市場份額,深度受益于具身機器人行業的高速發展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