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面對天然橡膠等原材料價格波動、國內市場競爭加劇等多重挑戰,通用股份(601500.SH)聚焦“打造三項工程,錘煉五種能力”戰略主線,積極優化全球市場與產品結構,持續推動技術研發與品牌升級,最終實現營業收入的穩健增長。
8月28日,公司最新發布的2025年半年度報告印證了這一增長態勢。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超40億元,同比增長30.39%;實現歸母凈利潤6428.89萬元。
國資入主協同賦能
“穩健性”與“成長性”共筑發展新亮點
隨著江蘇省蘇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公司新任控股股東,江蘇省國資委成為實際控制人,通用股份正式融入實力雄厚的省級國有資本平臺,迎來全新發展階段。控股股東變更不僅體現了國有資本對公司產業基礎與發展前景的充分認可,更標志著公司治理結構、資源整合能力和戰略穩定性邁上新臺階。
一般而言,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綠色轉型成為主流的背景下,更具韌性的發展基礎將幫助公司更好地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和市場競爭。而借助蘇豪控股在供應鏈管理、跨境渠道及多元產業協同中的深厚積累,通用股份有望加速全球產能布局和品牌出海,尤其是在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拓展預計將得到更強支持。同時,國有資本的介入也為公司未來可能的融資、并購等資本運作提供更多想象空間。
在這一戰略升級的有力支撐下,通用股份業績展現出強勁動能。公司上半年實現輪胎銷量1195.65萬條,同比大幅增長48%,創同期歷史新高,營業收入突破40億元,同比增長超30%,展現出基本面上“量”的飛躍與“質”的持續改善。
這一業績表現與公司積極應對全球貿易環境變化的戰略舉措密不可分。近年來,中國輪胎企業面臨的貿易摩擦愈演愈烈,為有效應對這一挑戰,通用股份與國內同行企業紛紛加速海外市場布局,進一步鞏固在全球輪胎市場的競爭力。
得益于前瞻性的海外布局戰略,公司成長性正加速釋放。目前,泰國與柬埔寨兩大海外基地已成熟運營,不僅通過布局增強了國際貿易壁壘的抗風險能力,更推動海外非美地區銷售持續增長。隨著柬埔寨二期、泰國二期等新產能于2025年末全面釋放,公司增長新動能將進一步加強。此外,公司已積極推進海外第三生產基地的選址,以期進一步提升抗風險能力與市場覆蓋廣度。
目前,輪胎行業不確定因素已逐步消退。8月1日,美國對泰國、柬埔寨對等關稅由36%大幅下調至19%,顯著改善輪胎出口環境。同時,輪胎主要原材料價格回落,成本端壓力顯著緩解,為下半年盈利修復創造有利條件。在"國企規范+民企效率"融合模式的推動下,通用股份勢必有望持續突破智能制造、海外布局與全球營銷等核心能力建設,進而夯實長期競爭力。
創新引領智造升級
“強技術”與“高效率”雙向突破
有機構研究指出,高端輪胎市場仍是一片藍海,中國輪胎如能進入高端市場,不僅可以擺脫低端競爭,更可以在歐美以外的全球市場建立品牌溢價能力,進而打破關稅壁壘,實現盈利結構與競爭層次的全面提升。
可以說,輪胎行業的高端化布局正成為打破貿易壁壘、應對同質化競爭的關鍵路徑,在這一轉型過程中,技術研發已從“可選項”轉變為企業的“必選項”。通用股份深刻把握這一趨勢,依托國家級研發平臺,持續投入新材料與新工藝研發,率先實現合成型杜仲橡膠在全鋼胎中的規模化應用,技術水平達國際先進。當前公司不僅顯著提升了產品在耐磨與抗老化等關鍵性能指標上的表現,也推動產品結構的高端化轉型,進一步拉大了與中小競爭者的差距。
與此同時,智能制造作為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核心戰略,也為通用股份實現精益運營和全球競爭力提供了關鍵支撐。公司積極響應"中國制造2025"政策,打造5G+工業互聯網融合的智能工廠體系。除顯著降本增效之外,智能制造還通過提升產品一致性品質增強了高端市場客戶對品牌的信任度,并通過柔性化生產能力使公司能夠快速響應全球不同市場的差異化需求,以及通過碳足跡追溯系統和綠色工藝創新,為應對日益趨嚴的海外貿易壁壘提供了堅實保障。
基于技術研發與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通用股份不僅構建起領先的生產體系,更在全球市場展現出強大的適應性。而柬埔寨基地的智能化成功輸出表明公司已具備海外復制的系統能力,為其全球化戰略提供有力支撐,在未來的競爭中,這種"創新+智造"的雙引擎模式,無疑將持續為公司帶來產品溢價和市場份額的提升,從而創造長期競爭優勢。
未來,通用股份將繼續依托國資賦能帶來的資源協同優勢,深化全球化布局和高端化戰略,以技術創新與智能制造為雙輪驅動,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在兼具國企平臺優勢與民企市場化效率的新機制下,公司有望進一步釋放增長潛力,引領中國輪胎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