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碳化硅應用領域從電力電子擴展至封裝散熱,打開了市場增量空間。
碳化硅為芯片散熱提供了新路徑。近日,華為公開兩項專利,內容均涉及碳化硅散熱技術。無獨有偶,此前外媒曾報道,英偉達在其新一代Rubin處理器的設計過程中,將CoWoS先進封裝的中間基板材料從硅更換為碳化硅,以提升散熱性能,并預計將于2027年大規模使用。
受消息影響,9月19日,碳化硅概念開盤走強,天富能源(600509.SH)率先漲停,天通股份(600330.SH)、長飛光纖(601869.SH)等隨后也封住漲停。
芯片散熱有了新的答案
公開信息顯示,華為公布的兩項專利均采用碳化硅做填料,有效提高了電子設備的導熱能力。其中,《導熱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應用領域包括電子元器件的散熱和封裝芯片(基板、散熱蓋);《一種導熱吸波組合物及其應用》應用領域包括電子元器件、電路板。
據了解,碳化硅材料具有優異的導熱性能,僅次于金剛石。碳化硅的熱導率達到500W/mK,相比之下,硅的熱導率僅為約150W/mK,陶瓷基板的熱導率約為200W/mK~230W/mK。此外,碳化硅的熱膨脹系數與芯片材料高度契合,不僅可以高效散熱,還能保證封裝的穩定性。
目前,AI芯片的功率不斷提升,這使得散熱問題成為各大科技企業亟須攻克的難題。英偉達GPU芯片功率從H200的700W提升至B300的1400W,而CoWoS封裝技術又將多個芯片(如處理器、存儲器等)高密度地堆疊集成在一個封裝內,顯著縮小了封裝面積,這對芯片封裝散熱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中介層的散熱能力成為AI芯片瓶頸,在Rubin系列芯片中,集成HBM4的多芯片產品功率已經接近2000W。
東方證券在研報中指出,中介層是CoWoS封裝平臺的核心部件之一,目前主要由硅材料制造。隨著英偉達GPU芯片功率的增大,將眾多芯片集成到硅中介層將導致更多散熱需求,而如果采用導熱率更好的碳化硅中介層,其散熱片尺寸有望大幅縮小,優化整體封裝尺寸。
相關數據顯示,使用碳化硅中介層后,可使GPU芯片的結溫降低20℃~30℃,散熱成本降低30%,有效防止芯片過熱降頻,保證芯片的算力穩定輸出。因此,碳化硅有望成為解決高功率芯片散熱瓶頸的理想材料。
應用場景持續擴容,國內企業搶占新增長極
目前,碳化硅應用領域從電力電子擴展至封裝散熱,打開了市場增量空間。根據東吳證券的測算,以英偉達H100 3倍光罩的2500mm2中介層為例,假設12英寸碳化硅晶圓可生產21個3倍光罩尺寸的中介層,160萬張H100如果未來替換成碳化硅中介層,則對應76190張襯底需求。
國內方面,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在碳化硅領域有所布局,未來有望持續受益。天岳先進(688234.SH)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供應應用于功率器件、射頻器件的碳化硅襯底材料。此外,天岳先進還布局了光波導、TF-SAW濾波器、散熱部件等新興領域的碳化硅產品及技術。
三安光電(600703.SH)表示,公司的碳化硅光學襯底產品與AI/AR眼鏡領域的國內外終端廠商、光學元件廠商緊密合作,并向多家客戶小批量交付。三安光電同時指出,公司正持續優化光學參數,未來AI/AR眼鏡等領域的新應用將成為公司碳化硅業務新的增長極。
晶盛機電(300316.SZ)在接受調研時透露,公司碳化硅襯底材料業務已實現6至8英寸碳化硅襯底規模化量產與銷售;8 英寸碳化硅襯底技術和規模處于國內前列。同時公司積極推進碳化硅襯底在全球的客戶驗證,已獲取部分國際客戶批量訂單。此外,晶盛機電已實現12英寸導電型碳化硅單晶生長技術突破,成功長出12英寸碳化硅晶體。
碳化硅散熱成為市場熱點,碳化硅概念也受到資金高度關注。9月19日,碳化硅概念開盤走強。截至中午收盤,天通股份、天富能源、長飛光纖等股漲停,東尼電子(603595.SH)漲7.18%,立霸股份(603519.SH)漲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