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定制家居企業2025中報全解析:業績跌回4年前!渠道突圍遇上節流御寒》《照明行業“半年考”:華燦、乾照芯光燦爛,瑞豐、星宇燈火闌珊》等行業財報后,本期家居新范式【數讀家居】【財報進行時】欄目,將聚焦陶瓷衛浴行業在2025年上半年變革浪潮中的掙扎與突破。
總體看來,86%的企業營收下滑,超過六成的企業凈利潤大幅收縮甚至虧損,現金流劃分出三大陣營,“三費”博弈愈發激烈,門店數變化凸顯行業格局巨變,新興渠道逆流而上,箭牌家居、惠達衛浴、悅心健康、蒙娜麗莎的凈利率低于1%,松霖科技和海鷗住工分別遭遇-21.23%和-331.42%的營收和凈利驟降……然,黯淡的數據背后,卻隱藏著行業轉型的一些關鍵信號。家居新范式拆解如下:
整體業績承壓明顯:營收下滑面高達86%
先上總表:
從營收和凈利潤兩大指標來看,只有科達制造和華瓷股份實現“雙增”,奧普科技和東鵬控股凈利潤保持增長,其他上市陶衛公司都雙雙“跌跌不休”。從比例看來,營收下滑的企業數占比86%,凈利潤下滑的企業數占比64%,相當于十家企業里只有1家相較去年不退步。
營收“增長王”和凈利“增長王”分別由科達制造和道氏技術摘得,兩家分別錄得49.04%和108.16%的同比增長;而“暴跌王”則分別被松霖科技和海鷗住工攬獲,兩者分別遭遇-21.23%和-331.42%的同比驟降。
值得注意的是,漲跌背后的兩極分化明顯:以科達制造、道氏技術為代表的企業,通過海外市場、切入新能源賽道實現逆勢盈利高增;另一類是以蒙娜麗莎、帝歐家居為代表的傳統陶瓷企業,因過度依賴工程渠道疊加消費需求調整導致業績雙位數甚至三位數下滑。
由此可窺見,陶瓷衛浴行業的增長邏輯已變,產業正從依賴地產紅利,轉向新能源跨界、消費升級(智能、健康家居)和出口拓展的深度調整期。
就家居新范式的長期跟蹤觀察看來,“去地產化”“C端化”也正成為大家居建材行業生存的關鍵密碼,智能衛浴、淋浴系統等產品成為拉動陶衛產業增長的主力軍,行業往集約化、智能化、環保化、定制化方向發展,那些能夠擺脫地產依賴、完成C端轉型、在細分賽道(新能源、出海、智能)建立新優勢的企業,逐漸顯現出“勝者為王”的韌性。
現金為王:三大梯隊分明
從經營活動現金流來看,道氏技術、科達制造優勢突出,以6億多元領跑其他十幾家,道氏技術能夠排在TOP1,主要在于“加快存貨、應收項目周轉,減少經營性資金占用”; 科達制造則是因為“銷售規模擴大,使得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相應增加”,而且較上年同期數增長155.91%;東鵬也算穩健。
第二梯隊為華瓷股份、松霖科技、建霖家居、帝歐家居、瑞爾特、蒙娜麗莎、惠達衛浴、海鷗住工、奧普科技等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1億元左右,雖無法覆蓋重大投資,但日常運營沒問題,足見成本控制和回款管理得當。
然而家居新范式也注意到,悅心健康、箭牌家居、*ST四通股份的經營活動現金流為負,箭牌家居最為突出,-5.19億元,抗風險能力最弱;四通股份本就面臨退市風險,現金流惡化進一步加劇其財務困境;悅心健康雖然幾乎盈虧平衡,但也要警惕運營資金的周轉效率。
毛利率、凈利率PK:誰更會賺錢?
從毛利率來看,陶瓷衛浴馬太效應加劇:奧普科技(44.51%)、松霖科技(33.51%)等技術驅動型企業通過高附加值產品打開細分市場;東鵬、箭牌、蒙娜麗莎等第二梯隊,營收雖然在20-30億元區間,但毛利率普遍落在25%-30%,可見終端市場競爭激烈;而海鷗住工(12.87%)、*ST四通(2.3%)則陷入低毛利困局。
不過,存量競爭階段,陶瓷衛浴行業結構性機會依然存在,智能化、環保化、國際化成破局關鍵,科達制造的海外布局、松霖科技的技術創新都是新增長路徑典型代表。未來,缺乏品牌與技術壁壘的中小企業可能進一步出清,行業在從成本競爭轉向價值競爭。
從營業凈利潤率來看,家居新范式發現,華瓷股份、奧普科技均超過15%,具備較強的技術壁壘或品牌溢價,成本控制能力優異。科達制造、建霖家居、松霖科技、東鵬控股等企業凈利率在5%-15%之間,經營穩健,盈利能力相對穩定。而凈利率低于1%的箭牌家居、惠達衛浴、悅心健康、蒙娜麗莎,處于微利狀態,利潤空間被極度壓縮。值得關注的是,海鷗住工、帝歐家居和*ST四通股份已陷入虧損。
總之,陶瓷衛浴行業在盈利方面差距巨大,強者恒強、弱者承壓。
“三費”的升降博弈:研發附加值亟待提升
陶瓷衛浴行業的研發投入整體偏低,據家居新范式統計看來,2025年上半年平均為4.18%。不過,仍有幾家企業技術布局意識較強,例如松霖科技(10.18%)、建霖家居(5.66%)、箭牌家居(5.50%)的研發費用率顯著高于其他品牌,可見其堅定走技術驅動路線的戰略意圖。
相比下,悅心健康、道氏技術、四通股份、科達制造在研發投入上相對較少,未來在高端市場和智能產品布局上或將面臨壓力。
在銷售費用方面,從道氏技術的不足1%,到奧普科技的16.10%,足見各企業之間差異較大,陶瓷衛浴行業進入渠道爭奪的白熱化階段。其中奧普科技、悅心健康和惠達衛浴,銷售費用率均超過11%,在營銷和渠道鋪設上投入較大,屬于典型的 “高投入換取市場”的策略。瑞爾特、東鵬控股、箭牌家居、帝歐家居銷售費用率處于常見的投入范圍,以維持必要的市場聲量和渠道競爭力。
相比之下,華瓷股份、建霖家居、科達制造、松霖科技等企業銷售費用率并不高,其在終端市場推廣費用上相對保守,道氏技術銷售費用率更是不足1%,在于其業務主要面向企業(To 大B),無需大量廣告投向終端。
財務費用這塊,超過半數的企業財務費用率為負值,這意味著賬面現金充裕,尤其是奧普科技和惠達衛浴,資金管理能力和穩健的財務結構較強;科達制造、悅心健康、蒙娜麗莎等企業均面臨一定的財務壓力;帝歐家居6.12%,遠高于其他品牌,或因“可轉換債券按照《企業會計準則》攤銷財務費用 4940.79萬元”有關。
結合家居新范式統計的研發、財務、銷售費用結構來看,瑞爾特、奧普科技在研發和銷售兩端均保持較高強度,顯示出其全鏈路升級的戰略布局。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三費”高企在當前降本增效為主旋律的大背景下,對企業的整體盈利空間也是不小的挑戰。如何平衡,是擺在所有企業面前的難題。
四大渠道變革:先占新興渠道者得市場
陶瓷衛浴企業中報的另一個亮點是渠道結構的變化,傳統經銷商渠道收入占比普遍下降,不少企業布局新興渠道,尋求新的增長。具體而言,家居新范式總結出四大方向:
一是國際化布局,深耕海外市場。例如建霖家居、科達制造、海鷗住工、道氏技術均以國外市場為主,營收占比高達六成;華瓷股份的海外客戶已經超過200家,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霖家居合作Lowe’s、The Home Depot、Menards等零售渠道,推動上半年渠道收入同比增長45.7%,跨境電商業務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82.8%;
4家陶衛企業2025上半年國內外營收情況
二是線上線下融合,布局電商、社交媒體等線上渠道。比如蒙娜麗莎在佛山建成近500平方米的全域直播基地,并拓寬電商、直播、互聯網家裝等渠道;瑞爾特也發展電商運營團隊,布局京東、天貓、抖音等平臺。
三是進一步深化經銷、零售、家裝等多元甚至全渠道運營。從財報已披露門店的企業來看,經銷渠道依舊是陶瓷衛浴企業的主力渠道,例如帝歐家居的工程渠道收入占比由歷史最高的近70%降為今年上半年的17.47%,反而經銷渠道收入占比超過80%。
此外,陶瓷衛浴企業紛紛拓展家裝、精裝修、零售等新興渠道。例如悅心健康也在拓展工程銷售渠道、開發家裝整裝渠道、新增戰略大客戶等措施來驅動建材業績增長;奧普科技的家裝渠道穩定增長,替代工程渠道成為公司TOB端業務的主力;“全渠道”“多元化營銷”等關鍵詞頻頻被蒙娜麗莎、瑞爾特、海鷗住工、箭牌家居提及。
四是渠道下沉,由一二線城市轉向三四線城市布局,例如惠達衛浴,財報提到三四五線城市1180家,占總門店比例68.7%,此外蒙娜麗莎、奧普科技也在選擇渠道下沉,前者“推進渠道精細化下沉”,后者強調向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下沉。
結語
陶瓷衛浴行業2025半年報數據背后,是行業從產品導向到用戶導向、從制造到智造、從數量到質量的深刻轉變。不少大佬認為,下半年的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價值重塑之路才剛剛開始,唯有擁抱變革,盡快完成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轉型,才能率先走出行業低谷、快速擁抱新的增長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