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統一缺乏差異化的爆款產品,難以抵御新興品牌的圍剿。
記者丨寧曉敏
實習生丨夏路
出品丨鰲頭財經
8月6日,統一企業中國(0220.HK,以下簡稱“統一”)發布2025年上半年財報,實現營收170.87億元、凈利潤12.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6%和33.2%,毛利率攀升至34.3%的三年新高。
這份看似亮眼的成績單背后,卻暗藏飲品業務增速持續放緩的隱憂——占營收超60%的飲品板塊同比增幅從2022年的11.3%滑落至7.6%,暴露出老牌巨頭在消費升級浪潮中的創新疲態。
飲品增長失速:核心業務陷瓶頸
2025年上半年,統一實現收益170.87億元,同比增長10.6%;實現凈利潤12.87億元,同比增長33.2%。
自2020年以來,其收益凈利潤首次取得雙位數增長。
同時,毛利率延續上升態勢,達到34.3%,同比增長0.5個百分點。
回顧2022年至2024年,其毛利率分別為29%、30.5%、32.5%。
統一企業中國表示,此次毛利率上漲主要得益于銷量增長帶來的產能提升以及部分原物料價格回落。
鰲頭財經注意到,在盈利能力強勁的背后,占營收超60%的飲品板塊卻陷入增長困境。
旗下涵蓋茶飲料、果汁、奶茶等五大品類的飲品版圖,三大核心品類均陷入增長陷阱。
其中,茶飲料以47%的占比穩居支柱地位,但2025年上半年收益50.68億元,同比增長9.1%,增速較2024年同期下滑2.7個百分點。
果汁與奶茶業務表現更為疲軟,果汁收益同比增幅從2022年的35.4%驟降至2024年的5.9%,今年上半年進一步萎縮至1.7%;奶茶業務在2022年-2024年間分別維持4.6%、5.0%、1.6%的低位徘徊,今年僅回升至3.5%。
飲品市場正經歷深刻變革,外賣平臺補貼引發的價格戰、大包裝產品沖擊以及消費場景多元化,正在切割傳統飲品的市場份額。
馬上贏數據顯示,2025年二季度方便面在速食類目中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長0.96%,但銷售額同比下滑8.9%,反映出行業“量增價跌”的困境。
統一缺乏差異化的爆款產品,難以抵御新興品牌的圍剿。
爆款缺失:產品創新滯后于市場
近日,鰲頭財經在武漢多個超市便利店展開走訪,與消費者、店員及經銷商展開交流,發現統一正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產品創新不足的問題較為突出。
在一家位于大型社區的連鎖超市內,鰲頭財經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正在選購飲料的消費者。
一位年輕消費者表示:“現在飲料選擇太多了,元氣森林的氣泡水、外星人電解質水這些新品,包裝和口味都很新穎,我經常會嘗試。統一的產品感覺變化不大,像冰紅茶、綠茶都喝了很多年了,雖然經典,但缺乏新鮮感。”
另一位消費者也提到:“現在健康意識強了,很多品牌都推出了無糖茶、養生水,統一在這方面動作好像慢了些。”
超市的店員對統一產品的銷售情況也深有感觸。
店員王女士稱:“統一的產品銷量還算穩定,但增長明顯不如一些新品牌。像元氣森林的新品上市后,經常會有年輕人來詢問購買,促銷活動時更是搶手。統一的新品推廣力度感覺不夠,很多顧客都不知道有新口味或者新系列。”
她還指出,統一的大包裝產品雖然價格有優勢,但與其他品牌同類型產品相比,在促銷活動和宣傳上不夠吸引人。
鰲頭財經隨后聯系到一位在上海從事飲料批發的經銷商李先生。
李先生表示:“統一是老牌子,渠道基礎好,但這兩年的市場壓力確實大。現在新品迭代太快,很多小品牌靠獨特口味和精準營銷迅速崛起。統一在產品創新上有些保守,推出的新品市場反響一般。而且,在營銷投入上,相比一些新興品牌,統一顯得不夠大膽,導致新品推廣效果不佳。”
從實際來看,統一經典產品老化,新品聲量不足。
統一旗下統一綠茶(1995年)、統一冰紅茶(1995年)、阿薩姆奶茶(2009年)等經典產品已走過十余年生命周期。
盡管公司2024年推出無糖茶“春拂綠茶”,2025年跟進“春拂焙茶”試圖搶占健康賽道,但在無糖茶飲這個千億級市場中,農夫山泉“東方樹葉”早已占據先發優勢,2023年銷售額突破百億;元氣森林則以氣泡水起家后,迅速拓展電解質水、中式養生水等新品類,2024年新品“好自在”系列在養生賽道掀起熱潮。
對比競爭對手,統一在產品研發和上新節奏上明顯滯后。
農夫山泉2011年布局無糖茶,2023年該品類銷售額突破百億;東鵬飲料通過大包裝烏龍茶切入市場,2025年二季度市占率提升至8.7%。
而統一近年推出的新品中,僅有“海之言”果味水等少數產品形成一定聲量,多數新品未能突破區域市場。
小茗同學、青梅綠茶等產品雖處頭部陣營,但面臨其他品牌在技術、口味上的迭代壓力。
面對行業變局,統一并非毫無動作。
2025年,公司在無糖茶領域推出“春拂焙茶”與“春拂綠茶”組合,試圖以“一濃一淡”覆蓋不同消費場景;大包裝方面,1L裝冰紅茶已在全國鋪貨,價格帶下探至5元區間,與農夫山泉、康師傅等品牌形成正面交鋒。
然而,這些舉措能否奏效仍存疑慮。
以養生水為例,統一熊津品牌兩款新品在電商平臺銷量不足200件,而康師傅同類產品月銷超百萬件,差距懸殊。
破局之路:健康化與性價比的雙重考驗
當前飲品市場呈現兩大特征,一是中式養生水品類崛起,二是大包裝戰略成為必爭之地。
前者以元氣森林“好自在”系列、可漾紅豆薏米水等為代表,后者則由東方樹葉900ml大包裝、大窯飲品520ml玻璃瓶裝等產品引領。
統一雖在2025年推出1L裝冰紅茶應對,但價格帶已下探至5元區間,與農夫山泉、康師傅等品牌形成正面交鋒,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當下,飲品市場價格戰席卷終端,大包裝成競爭焦點。
在一大型連鎖超市,統一冰紅茶1L裝售價5元,與農夫山泉茶π、康師傅冰紅茶同價區間的貨架爭奪戰激烈。
店員透露:“今年大包裝飲料銷量占比超40%,東方樹葉900ml裝常斷貨,統一冰紅茶1L裝促銷時能日銷200箱,但利潤比小包裝低15%。”
盡管統一上半年毛利率提升0.5個百分點至34.3%,但飲品業務增速放緩或拖累整體盈利。
財報顯示,公司上半年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為37.73億元,同比增加1.82億元,主要投向品牌推廣和渠道建設。
業內人士指出:“統一若無法在健康化、大包裝等賽道突破創新困局,僅靠經典產品維持市場份額,未來盈利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針對老牌巨頭的轉型陣痛,一位券商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表示:“統一的優勢在于供應鏈和渠道覆蓋,但劣勢在于組織架構偏保守,新品研發周期長。對比農夫山泉 ‘東方樹葉’從布局到爆發用時12年,統一需要更快的決策機制和更靈活的市場響應。若長時間無法推出爆款產品,其行業地位或將被新興品牌撼動。”
統一企業中國上半年凈利潤增長33.2%的亮眼成績,難以掩蓋飲品業務增速持續放緩的隱憂。
面對農夫山泉、元氣森林等對手的圍剿,這家33年老牌企業急需在健康化、大包裝等賽道突破創新困局。
正如其財報所言:“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唯有持續創新才能穿越周期。”
這場關于創新與轉型的戰役,或將決定統一能否在未來的飲品市場中守住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