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型企業不夠精、中型企業不夠透、小微企業不夠廣似乎是金蝶的現狀。
記者丨?寧曉敏
實習生 丨?汗青
出品丨鰲頭財經
金蝶國際的出海進程正在加速,東南亞市場是首站。11月8日,金蝶國際宣布金蝶新加坡公司及金蝶新加坡數據中心正式成立。
助力中國企業出海是金蝶國際戰略規劃中的重要方向,這一方向的形成與金蝶轉型過程中面臨的盈利壓力有關。在向云服務轉型初見成果后,金蝶陷入連年虧損境地,為了盡快扭虧,金蝶迫切需要新增的海外用戶來降低業務成本,從而釋放盈利空間。
從數據上看,金蝶出海的增速可觀,但業務總量對于扭虧而言杯水車薪。今年上半年,金蝶海外營收2209.8萬元,盡管同比增長了8.2%,但總營收占比只有0.7%,同期的凈虧損則為2.18億元。
此前的業績發布會上,金蝶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徐少春稱“前兩年的虧損屬于‘戰略性虧損’”并表示對2025年扭虧為盈充滿信心,“金蝶發展的黃金時期已經來臨。”
從目前來看,微薄的海外收入并不能短時間內幫助金蝶扭虧,徐少春的信心又從何而來?
云服務“被動”成為主業
從營收占比來看,金蝶已經成功地從一家傳統廠商變為云服務廠商。最新財報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金蝶云服務收入23.89億元,占集團收入的83.2%;傳統的企業資源管理計劃業務及其他業務收入4.8億元,占集團收入的16.8%。
但從盈利能力來看,金蝶的轉型難言成功。今年上半年,凈虧損2.18億元,2020年至2023年,其虧損金額分別為3.35億元、3.02億元、3.89億元和2.1億元。四年半的時間內虧損了約14.54億。
此前金蝶的賺錢能力并不差,鰲頭財經統計歷史財報發現,2015年至2019年,金蝶累計盈利14.89億元。
何以至此?或許與其轉型模式較為粗暴有關。2020年,金蝶的云服務業務收入占比首次超過傳統ERP業務,此后便陷入了虧損泥潭,4年半時間內,云服務業務營收占比越來越高,卻幾乎虧掉了之前4年的利潤總和。
向云轉型是金蝶主動為之,但云業務成為營收主力則是一個被動的過程。
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3年,金蝶云業務營收分別為19.12億元、27.58億元、37.14億元和45.04億元;同期的ERP業務營收則分別為14.44億元、14.15億元、11.51億元和11.74億元,呈明顯的下降趨勢。
到了今年上半年,其ERP業務營收又同比下降了8.8%,僅錄得4.8億元。一升一降之間,造就了云服務業務營收占比的水漲船高,也帶來了連續的虧損。
“在云業務不能為公司造血之時便主動停售傳統產品有些操之過急。”行業分析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這樣的轉型盡管在表面上看是成功的,但是在財務上并不健康和穩健,反而是越加強云業務虧損的越多。”
鰲頭財經了解到,云服務是具備規模效應的商業模式,用戶越多,供應鏈采購成本、研發的均攤成本、資源的閑置成本就會越低,從而釋放出更多盈利空間。換言之,在云服務尚未形成規模效應之前,貿然的停售可以為公司“造血”的ERP業務難免有些不明智。
“金蝶有自己的考量,一方面公司的資源向云服務傾斜勢必會導致傳統業務發展受限,另一方面如果不主動停售傳統業務,金蝶云在銷售上或許會面臨一些阻力。”
獲客壓力大 尚未形成規模優勢
金蝶轉型的陣痛仍在繼續,云業務繼續虧損,今年上半年,云業務虧損3.47億元,同比收窄22.3%;ERP業務盈利能力在惡化,上半年僅錄得445萬元的利潤,去年同期則為2880萬元,同比下降了84.5%。
想要在明年實現扭虧,金蝶必須盡快實現云業務的規模效應,盡可能多的拓展客戶,從而實現降本增效。金蝶的戰略舉措為“做精大型企業市場、做透中型企業市場、做廣小微企業市場。”
這一戰略也從側面反映了金蝶現狀,大型企業不夠精、中型企業不夠透、小微企業不夠廣。
在產品層面,金蝶云蒼穹和金蝶云星瀚面向大型企業客戶,金蝶云星空面向高成長型的中型企業,金蝶云星辰則面向小微企業。其中,蒼穹和星瀚的營收在三者中占比最低。
今年上半年,蒼穹和星瀚合計錄得營收5.46億元,星空錄得營收10.54億元,星辰錄得營收5.88億元,中小型企業仍是金蝶的基本盤。
橫向比較下,用友在大型企業用戶上占據絕對優勢,用友財報顯示,用友大型企業的云服務收入為17.65億元,占到整個云服務收入的67%。
“在云服務領域,大型企業客戶是兵家必爭之地,其在合同金額、利潤率、續費率和穩定性上都強于中小型企業,金蝶向云轉型,就必須挖掘利潤更大的大企業客戶,如一級央企等,但金蝶在大型企業客戶的拓展上又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挖掘難度較大。”行業觀察人士向鰲頭財經表示。
金蝶的獲客壓力不小,轉向云服務后,金蝶銷售模式變為訂閱制,NDR(凈金額續費率)成為關鍵指標。
今年上半年,金蝶面向大、中、小企業客戶三款產品的續費率分別為97%、95%和92%,去年全年的這一數據則為105.3%、97.2%和90.8%。
可以看出,除了小微企業客戶,金蝶在用戶續訂上出現了下滑,與此同時,金蝶的銷售費用卻在逐年增高。
財報顯示,2020年至今年上半年,金蝶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4.25億元、17.41億元、20.27億元、23.3億元和10.55億元;同比增長率則分別為3.7%、22.2%、16.4%、14.5%和7.87%。
金蝶陷入了尷尬的局面,提升銷售成本會進一步蠶食利潤空間,降低銷售成本又無法形成云服務的規模優勢,扭虧的關鍵在于能否找到之間的平衡點。
明年金蝶便要兌現承諾,留給徐少春尋找的時間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