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張偉?
2025年第一例首發(IPO)審核暫緩,落到了恒坤新材(下稱“公司”)的頭上,引發眾多關注。?
據了解,恒坤新材IPO被上交所科創板暫緩審議的原因包括知識產權糾紛、收入確認的合規性存疑、是否存在理財風險等問題。?
目前,監管暫未披露對恒坤新材IPO審核的重啟時間,公司最終能否登陸科創板,也還存在不確定性。?
“二股東”為何換人??
據《招股書》披露,恒坤新材的全稱為廈門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福建安溪人易榮坤創立。易榮坤早年曾在一家港資企業工作,于1996年開始創業,成立了恒坤工貿。?
2004年,易榮坤聯合妻弟陳江福成立了恒坤有限,從事光電膜器件及視窗鏡片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014年,恒坤有限完成股改,公司變更為恒坤新材。?
股權構成顯示,本次IPO前,易榮坤直接持有恒坤新材19.52%的股份,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及實控人;第二大股東為淄博金控,其股權穿透為淄博市財政局。而淄博國資的進入,也與恒坤新材曾經第二大股呂俊欽的獲罪入獄有關。?
據了解,呂俊欽是恒坤新材的早期股東。2016年,呂俊欽委托易榮坤代持250萬股進入恒坤新材,隨后又委托李湘江代持483.29萬股。最終呂俊欽在恒坤新材的持股數量達2145萬股,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2020年7月,呂俊欽因開設賭場罪被判刑9年9個月,其名下2145萬股的恒坤新材股份被司法凍結。不過,呂俊欽的犯罪行為是發生在入股恒坤新材之前,監管在IPO審核時也只要求恒坤新材對主要股東資金來源的合法性進行核查。?
隨后,經淄博市當地法院判決被凍結2145萬股中的1665萬股被劃轉至淄博金控,淄博國資由此成為恒坤新材新的“二股東”。剩余450萬股則回歸至實際持有人郭芳菲名下。目前郭芳菲為恒坤新材的第十大股東,直接持股比例為2.57%。?
恒坤新材在《招股書》中表示,呂俊欽未通過任何方式持有公司股份,現有股東出資來源也不涉及呂俊欽違法所得。?
值得一提的是,曾為呂俊欽進行代持的李湘江,目前為恒坤新材的第三大股東,直接持股比例為4.07%。?
引進產品撐起主要利潤?
《招股書》顯示,恒坤新材的主營業務為光刻材料和前驅體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相較于之前的光電業務,恒坤新材的主營業務發生了一些變化。?
恒坤新材的產品主要應用于NAND、DRAM存儲芯片與90nm技術節點及以下邏輯芯片生產制造的光刻、薄膜沉積等環節,系集成電路晶圓制造時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恒坤新材表示,公司是國內少數能夠實現SOC、BARC、KrF等光刻材料規模量產并穩定供貨的企業,躋身國產高端半導體材料“破局者”行列。?
據了解,恒坤新材采取了“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路徑,通過引進國外半導體產品切入市場,逐步實現自主研發,并在022年至2024年(下稱“報告期內”)確立了“自產產品為主、引進產品為輔”的營收構成格局。?
公開資料顯示,恒坤新材曾于2015年在新三板掛牌,但原有的光電業務未見起色,公司甚至出現虧損。2016年,恒坤新材與韓國錦湖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將其光刻材料產品引入國內,切入光刻膠賽道,公司由此實現業務轉型。?
財報顯示,恒坤新材報告期內的營收從3.17億元增至5.4億元。期間,自產產品的營收占比從39%增至64%;引進產品的營收占比從61%降至36%。雖然營收占比下降了,但恒坤新材的利潤仍主要來自引于進產品。?
報告期內,引進產品的銷售毛利分別為1.89億元、1.68億元、1.92億元,在恒坤新材主營業務毛利中的占比分別為82%、74%、66%。期間,自產產品的銷售毛利及占比最高時(2024年),也分別只有9971萬元和34%。?
產能利用率不足仍擴產?
恒坤新材表示,公司自產業務正在加速推進。募資用途顯示,本次IPO恒坤新材擬募資10.07億元,其中約4億元用于集成電路前驅體二期項目,6.07億元用于集成電路用先進材料項目。?
不過,恒坤新材的現有產能利用率不足,仍募資擴大產能的合理性存疑。?
《招股書》顯示,2024年,恒坤新材的主要產品中SOC、BARC、KrF光刻膠、i-Line光刻膠、TEOS等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7 %、21%、18%、47%、46%,整體產能利用率偏低。而在IPO審核問詢時,上交所也要求恒坤新材分析募投項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否存在新增產能無法消化的風險。?
恒坤新材表示,今年上半年SOC、BARC、KrF光刻膠的產能利用率已達到84%、38%、42%,目前處于產能爬坡階段,預計2025年全年的產能利用率將分別達到100%、53%、46%,且公司自產產品已實現替代部分境外廠商。?
恒坤新材還表示,雖然公司現有產線產能利用率較低,但不同類型產品之間原材料組分差異較大,無法共線生產。本次IPO募投項目仍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另一方面,恒坤新材的大客戶集中的特點也比較突出,報告期內來自前五大客戶的營收占比合計分別為99%、98%、97%,其中單一大客戶的營收占比分別為72%、66%、64%。同行業公司中,來自前五大客戶的營收占比合計只有35%左右。可見,維護好與前五大客戶甚至單一大客戶的關系,對恒坤新材來說,就顯得很重要。?
對于如何消化新增產能,恒坤新材表示,公司客戶已涵蓋國內主流 12英寸晶圓制造廠商,具有較好的客戶基礎;本次募投項目主要產品擬替代現有客戶和目標客戶原采購自境外供應商的產品,客戶需求明確;部分產品已進行送樣測試,新增產能無法消化的風險較低。(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