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被各方勢力盯上的大健康市場變得越來越“紅”。在這種背景下,能夠跑出來的品牌并不多,諾特蘭德算一個。其官方自稱是“連續三年全國全網膳食營養品銷量第一的冠軍品牌”。
然而,諾特蘭德卻接連“翻車”!不是高新技術資質遭強制撤銷,就是產品因質量問題上黑榜。當監管重錘砸向諾特蘭德,不禁令人想問:這場靠營銷與低價堆砌的崛起神話還能講多久?
從黑馬到“黑榜”產品質量危機頻發
據了解,“諾特蘭德”是山東斯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集研、產、銷于一體的自主營養膳食補充劑品牌。憑著手握1200余款成熟的sku,2016年從運動營養細分領域起步,2019年轉型走大眾化路線定位全家營養。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諾特蘭德營收了24.04億元,次年便達到43億元,2023年更是突破至61億元,一度成為營養保健品領域的現象級品牌。近兩年,諾特蘭德雖未再對外披露營收數據,但卻穩坐今年618抖音滋補保健品牌榜單首位。
可不容忽視的是,在高增長、高熱度的背后,諾特蘭德的品控正在逐漸失控。
今年5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告3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其中,拼多多諾特蘭德旗艦店銷售的、濟南斯伯特公司生產的“牡蠣鋅鎂硒片?運動營養食品耐力類”,被檢出維生素B1含量不達標、標簽標示也不合格。
公開資料顯示,維生素B1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能夠參與人體內能量代謝,對維持神經、肌肉特別是心肌正常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維生素B1缺乏容易導致人體產生疲勞、食欲不振,還可能引起腳氣病等神經-血管系統損傷。
要說輔食營養補充品、運動營養食品中維生素B1含量不達標的原因有三種:其一,可能是原輔料用食品營養強化劑不符合質量要求;其二,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攪拌不均勻;其三,可能是在加工或儲存過程中損失。可無論是哪種,都意味著諾特蘭德在相關質量管控流程上存在缺陷,亟須排查與改進。
而且這并非諾特蘭德第一次抽檢不合格!
早在2024年,濟南斯伯特生產的維生素C+維生素E+煙酰胺微泡球(運動營養食品 水蜜桃味)和委托浙江省寧波吉典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諾特蘭德復合維生素礦物質軟糖(運動營養食品 檸檬味),分別被檢出“產品標簽標示”的維生素B1、鈉不合格。
2022年,北京消費者協會曾對多款代餐粉進行實測,結果顯示,諾特蘭德強化維礦蛋白奶昔固體飲料(紅豆牛奶口味)存在食品名稱的外文和中文不對應;凈含量字符的最小高度不滿足要求;營養成分表標示值與計算值不符等問題。
2021年,諾特蘭德樹莓風味固體飲料(運動營養食品),還曾因“超限量使用營養強化劑煙酸”被拒入境。
屢次抽檢不合格的事實,與諾特蘭德宣稱的“探索科學營養,守護健康每一刻”形成鮮明反差。食品安全紅線不容逾越,若無法從根本上重建質量防線,其所謂的“銷量神話”終將淪為泡沫。諾特蘭德亟須從“事后糾錯”轉向“全程預防”,構建覆蓋原料、生產、儲運、標簽合規的管控體系。
尤其是在大健康市場競爭激烈的當下,品牌更應愛惜羽毛。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被“摘”監管重錘直擊內核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繼品控問題暴露后,諾特蘭德的科技創新底色再遭重擊。今年5月,山東省科技廳依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2016)及配套工作指引,取消了當地149家企業的高新技術資質,而濟南斯伯特正是其中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這距離該公司2021年獲認定期僅過去一年,遠未達三年有效期。
公開資料顯示,所謂“高新技術企業”指的是在國家頒布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范圍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的居民企業(不包括港、澳、臺地區)。
認定成功后,會給企業帶來很多好處,不僅享受稅收減免,企業所得稅從25%降至15%,而且還有一系列的獎勵補貼、政策扶持等等。既然高新技術企業好處如此之多,濟南斯伯特為何會“弄丟”這一資質?
據悉,“高企”資質被撤銷的主要癥結在于“重申報輕維護”。也就是說,企業在獲得資質后放松要求,研發投入、高新收入占比或科技人員比例等關鍵指標未能達標。除此之外,也可能未按時填報年報、重大變化未報告、認定過程弄虛作假、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等,導致資質不再符合認定。
顯然,濟南斯伯特僅能突擊性通過申報審核,卻缺乏維持高企資質的持續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一次性”通過的“后遺癥”很嚴重。因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中規定,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由認定機構通知稅務機關按《稅收征管法》及有關規定,追繳其不符合認定條件年度起已享受的稅收優惠。這意味著,濟南斯伯特自2022年起享受的稅收優惠將要被“吐出”。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斯伯特集團的重要成員,濟南斯伯特在享受稅收優惠期間(2021-2023年),斯伯特集團整體實繳稅收額巨大(2021年:1.6億元;2022年:2.77億元;2023年:2.74億元)。雖然無法直接從中剝離濟南斯伯特的具體優惠金額,但此次追繳對其自身及集團財務的影響不容小覷。
解密增長神話:低價策略與人海營銷
審視諾特蘭德高速增長的銷售數據,其引擎并非仰賴深厚的技術壁壘或無可挑剔的品質,而是激進的低價策略與堪稱“人海戰術”的飽和式營銷。這套組合拳雖在短期內引爆了市場,卻也埋下了長期發展的隱憂。
眾所周知,低價是吸引消費者目光的有效手段,而諾特蘭德敏銳地抓住了這一點,快速搶占市場份額,為營收飆升提供了最直接的推力。諾特蘭德市場與戰略vp艾旭曾坦言:“我們進入市場的方式,或者說我們的標簽,是低價。”
從抖音諾特蘭德官方旗艦店可見,大量單品售價低至一瓶10元以內,遠低于市場同類產品平均價位。例如,血橙復合B族維生素咀嚼片60片一瓶只要8.99元、10瓶的價格更是低至66元;復合益生菌粉9.9元/盒,89元能買到11盒。
如果說低價是吸引點擊的鉤子,那么龐大營銷網絡則是促成轉化的核心推手。據了解,諾特蘭德建立了覆蓋頭部、腰部、尾部和素人的分層合作體系,并專門組建了一支數百人的團隊進行運營,為合作達人提供從產品賣點、到推廣技巧等全方位支持與培訓,并輔以極具競爭力的傭金比例,確保內容產出和轉化效率。
具體來看:
首先,其通過持續鏈接大量合作門檻低、不收取高額坑位費、主要依賴銷售傭金(CPS)分成的達人。數據顯示,與其合作的抖音達人數量從2021年的10萬+,到如今已突破至50萬+。與此同時,這些達人密集產出輕量級的開箱測評、使用分享和好物推薦等“種草”內容,形成規模化的信息流轟炸,配合優惠實現即時轉化。
其次,其與“老爸評測”等評測達人、中腰部KOL深度合作。通過相對客觀、專業的評測內容和知識科普,打破家長信任壁壘,產品專業形象進一步深入人心。
最后,其在重金邀請如陸毅、賈乃亮等明星或頂級KOL合作。利用其巨大的粉絲基數和公眾信任度,單條視頻動輒數千萬曝光,將產品推至流量巔峰。
經不起細思的是,產品低價、又燒錢營銷,諾特蘭德卻還能盈利。“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光鮮背后犧牲的到底是什么?或許這個問題,需要品牌來回答。
另外,從長遠角度來看,低價是對品牌價值的稀釋。 品牌形象易被固化為“便宜量大”,削弱溢價能力。更關鍵的是,達人帶貨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可能會對諾特蘭德營收造成影響。
低價與人海戰術堆砌的銷售奇跡,難掩品控失守與創新資質被撤的內核危機。在此之下,諾特蘭德的高速增長還能堅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