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2日,南僑食品召開2025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公司高管就投資者關注的經營業績、原材料漲價、國際化業務拓展等核心問題逐一回應。
8月22日,南僑食品召開2025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公司高管就投資者關注的經營業績、原材料漲價、國際化業務拓展等核心問題逐一回應。
今年上半年南僑食品實現營收15.55億元,同比基本持平;歸母凈利潤3596.08萬元,同比減少72%。此前公司發布的利潤簡報顯示,7月單月凈利潤虧損979.57萬元,這是南僑上市以來月度的首次虧損。
對于業績波動原因,公司詳細拆解了核心影響因素:其一,原材料成本壓力顯著,棕櫚油價格雖2025年進入下行通道,但上半年仍高于去年同期,椰子油、乳制品等關鍵原料價格更是持續上漲,大幅推高生產成本;其二,產品提價幅度未能覆蓋原材料成本漲幅,且提價落地存在時間差,成本傳導效率不足;其三,短期銷售端面臨挑戰,7月本就屬于傳統銷售淡季,疊加今年夏季高溫天氣持續時間較長,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場消費需求,導致產品銷量有所下滑。
針對上述問題,南僑食品明確表示,“將持續關注成本變動趨勢,優化供應鏈管理,并結合市場動態靈活調整經營策略,努力改善業績表現”。
從原材料價格走勢來看,成本壓力屬于行業共性挑戰。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4年棕櫚油價格震蕩上行,2025年雖逐步下行,但上半年價格始終高于去年同期。2025年年初,棕櫚油現貨價格約10000元/噸,較2024年年初的7000元/噸漲幅超30%。椰子油價格漲幅更為顯著,持續創歷史新高,2025年6月較去年同期增幅超90%。奶油類原料同樣面臨“量價齊升”的成本壓力。中國海關數據統計顯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共進口奶油類8萬噸,同比增加13.7%;平均價格同比上漲24.1%。
面對短期成本壓力帶來的挑戰,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繼續推進“全面布局烘焙、餐/飲、零售市場”的戰略目標,努力提升競爭力和內在價值,具體措施方面:一是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加快新品市場推廣,持續拓展能力邊界,大力發展市場需求較好的預烤焙產品線,及其他全新產品形態及規格,完善產品布局。二是整合資源,積極進行重點市場和渠道的開拓,加大力度深耕成熟市場、進一步開拓下沉市場,并持續推進國際化。優化提升經銷渠道,對咖啡茶飲餐飲等渠道做全國資源整合,并加大東南亞市場的開發和本地化生產;三是降本增效,優化成本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進一步強化供應鏈管理,跟蹤研究主要原材料價格趨勢,調整原材料采購節奏,并通過提升生產線自動化水平,提升生產效能與產品品質。
實際上,南僑食品早已在產業端進行多維度布局。產品創新方面,2022年公司推出的預烤焙產品市場反響良好,為滿足咖啡、茶飲、餐飲等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今年上半年特別在上海青浦區新設立分公司,重點增設冷加工西點產能。
產能布局上,公司穩步推進廣州、上海、天津三大現有生產基地的投資,進一步擴充奶油、冷凍面團、預烤焙、冷加工西點、國產乳制品等產品的產能;并同步推進重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該基地聚焦淡奶油、預制烘焙品生產加工,未來將成為覆蓋中西部、輻射東南亞與中亞市場的多元化基地,為公司市場版圖擴張奠定基礎。
渠道拓展方面,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經銷商數量達471家,較去年同期增加42家,同比增長9.79%。半年報顯示,公司一方面加大力度深耕成熟市場、開拓下沉市場,另一方面推進咖啡茶飲餐飲等渠道的全國資源整合;同時對銷售團隊組織架構進行整合和調整,旨在提升銷售組織效率,以更專業、精細化的服務覆蓋各地區客戶及特殊KA客戶,強化對整體烘焙市場的滲透力。
海外業務拓展也成為南僑食品的重要增長抓手。業績說明會信息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針對東南亞市場拓展推進多項重點工作,中國香港子公司與泰國子公司均已搭建專業銷售團隊,實現烘焙油脂、淡奶油、預制烘焙等多產品出口,營收實現明顯增長,其中泰國子公司已完成預制烘焙品在地化生產,可更快速、靈活地響應客戶需求。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強海外生產研發布局,擴大銷售渠道,進一步拓展東南亞市場”。
紅餐網報告指出,當前烘焙品類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正推動中上游供應鏈加速升級迭代,冷凍烘焙、本土原料等細分領域均獲市場青睞;尤其隨著跨界餐飲門店與零售渠道對烘焙產品的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具備高標準化、操作便捷、產品形態豐富等優勢的冷凍烘焙品類近年迎來快速發展。
對于下半年年市場走勢,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隨著秋季來臨,氣溫逐步下降,烘焙行業將迎來傳統消費旺季。在此期間,中秋月餅、國慶節慶糕點、秋冬季節特色烘焙產品的生產與銷售需求會集中釋放,不僅將直接帶動面粉、油脂、奶油等上游原材料的采購量增長,還可能進一步激活終端消費市場活力,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對沖前期原材料成本上漲帶來的經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