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2025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秋冬)博覽會(簡稱“2025intertextile上海秋冬家紡展”)圓滿落幕。本屆展會,以“向‘新’而行、以‘質’致遠”為核心理念,錨定“提質增效、降本優化、綠色可持續、新興市場開拓”四大戰略支點,不僅匯聚全球家紡軟裝精品,更成為驅動產業發展的思想策源地。
當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加劇、內需市場增長放緩與消費升級浪潮形成交織碰撞,家紡行業站在了不破不立的臨界點。在展會首日,由intertextile與家居新范式聯合主辦的“家紡×軟裝:重塑產業價值與挖掘增量密碼”高峰論壇,匯聚了產業鏈領軍企業、先鋒設計師與跨界精英,共同探尋破局內卷、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intertextile平臺聚力,共謀產業融合新篇章
今年,已經跨越30周年的intertextile上海秋冬家紡展,再次以其行業影響力成為全球家紡人的焦點。展會不僅展示了NextGen科技新生力、Palette設計新勢力、Connector產業融合力、Go-Green綠色循環力四大主題板塊的前沿成果,更通過二十余場高規格活動,搭建起思想碰撞與趨勢發布的潮流先鋒平臺。
作為“產業融合力”板塊的核心活動之一,“家紡×軟裝:重塑產業價值與挖掘增量密碼”高峰論壇吸引了眾多家紡、軟裝、家居、室內設計等領域的從業者到場。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佘詩慧、千百薈旗下ANDY CASA品牌主理人劉浪、法國dom.a設計事務所聯合創始人林威、暗殼AI CEO黃燕虹、矩陣研究院執行院長姜雪、上海兔寶寶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品牌主理人沈晴晴等嘉賓出席本次大會。
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佘詩慧在開幕致辭中指出,31 年來,intertextile上海家紡展始終致力于跨領域、跨行業交流,這與本次活動聚焦的 “產業融合力” 主題高度契合。此次我們以重塑產業價值與挖掘增量密碼為切入點,借展會平臺邀請眾多知名品牌方、設計師、平臺方對話,整合前沿視角與深度見解,與觀眾共探“家紡×軟裝”的融合、轉型之路,營造共創環境,助力家紡行業借峰會更上一層樓。
作為本次論壇聯合主辦方——家居新范式主理人鐘冬全表示,當下,家紡與軟裝產業正站在關鍵節點,全球貿易波動、內需增長放緩,但消費升級的浪潮已然到來。突破發展瓶頸、尋找新的增長點,答案就藏在“產業融合力”之中。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一站式家居生活空間解決方案的全案能力,正是撬動存量市場的新動能。
那么,我們具體該如何行動?
趨勢之下的三大重塑路徑:來自一線先鋒的“破卷”方法論
市場遇冷有目共睹,但總有企業能逆勢向上。論壇上,多位來自家紡、軟裝、設計等領域的嘉賓,分享了經過市場驗證的新模式、新技術等,為行業劃出了清晰的三大重塑路徑。
(1)商業模式重塑:破解渠道困局
千百薈旗下ANDY CASA品牌主理人劉浪的分享,從《毛選》中汲取了智慧,帶來商業規律的新洞察。一方面,家紡軟裝在渠道上的傳統商業模式已觸達天花板:如果一個城市只能布局1-2家經銷商,且其業績普遍下滑,這樣的模式已不可持續。另一方面,與家生活密切相關、直面消費者的設計公司也存在明顯痛點,“設計公司間最慘烈的競爭集中在硬裝和家具領域,到了窗簾軟裝板塊則缺乏優勢?!?/p>
因此,ANDY CASA選擇了一條轉型之路:從產品供應商轉型成為“城市服務商”。他們聚焦于深度服務本地設計工作室群體,計劃先在杭州試點,鏈接100-300家設計公司。通過產品矩陣(涵蓋家具面料、高精密、棉麻、羊毛及非遺手工制品),為設計公司解決其競爭力短板。
“在同質化嚴重的當下,產品與產品之間的競爭很難拉開絕對的距離,只有商業模式與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才能夠拉開絕對的距離。”劉浪認為,基于團隊與服務構建的新模式,才是難以復制、真正可持續的核心競爭力。
(2)產品力重塑:用“原創設計力”增強產品力
法國dom.a設計事務所聯合創始人林威以《法式:與生俱來的優雅!》為主題,詮釋了設計作為產業融合靈魂的力量,從設計哲學的層面,闡述了如何以原創力提升產品附加值。
作為dom.a的聯合創始人,林威與“豪宅拯救專家”多米尼克深耕法式豪宅領域38年,始終堅持原創設計。在她看來,法式優雅是克制的藝術,是內斂的尊貴,而非金碧輝煌的堆砌。設計的核心是“對生活本真的尊重”,需要在理解文化內核的基礎上進行當代演繹,dom.a的作品之所以歷久彌新,正是因為“不復刻古堡,而是讓古典與現代對話”。
在dom.a與美克A.R.T.的跨界聯名案例中,他們通過將獨特的空間設計語言轉化為可觸可感的家居產品,從“賣材料”升級為“賣設計、賣生活方式”,從而獲得更高的品牌價值和更持久的情感連接,這也為家紡軟裝的發展提供了設計驅動的發展范本。
(3)科技力重塑:AI驅動效率革命,重構“人貨場”生態
暗殼AI CEO黃燕虹帶來的《AI驅動材料未來,領跑家紡行業智能化新生態》主題分享,展現了科技對傳統行業的顛覆性重塑。作為垂直于泛家居行業的AIGC設計營銷平臺,暗殼AI已服務10萬設計師、30萬個SKU,其帶來的效率革新,正在改寫家紡軟裝行業的玩法。
AIGC的技術革命首當其沖的是能夠解決材料商的痛點。材料商常因營銷物料難獲取與消費者產生想象鴻溝,面對面料小樣,設計師和消費者都難以腦補其在空間中的效果。而通過暗殼AI的“材料精準植入”功能,只需上傳面料圖和空間場景,30秒即可生成面料在沙發、窗簾上的效果圖,基本10分鐘內就能產出高質量的營銷視頻。
“傳統流程中,一張效果圖成本1200元左右、耗時7-15天。AI優化后,30秒左右就可以生成一張具備專業設計師水平的效果圖?!彼龔娬{,AI不僅是降本工具,更能讓企業從“賣材料”轉向“賣場景化解決方案”,構建一個懂設計、懂用戶的品牌形象。“在人工智能時代,會使用AI的企業必將領跑?!?/p>
圓桌共識:產業融合是必然,生態共贏是終點
那么,這些優秀的方法論如何串聯成產業級的融合實踐,最終實現整個產業的價值重塑與增量挖掘?在圓桌對話環節,家居新范式主理人鐘冬全與多位嘉賓找到了一致的答案:融合是必然,共贏是終點;并從需求端、企業端、生態端解碼產業融合密碼。
(1)從需求端看,“家”的定義已被重構
矩陣縱橫合伙人、矩陣研究院執行院長姜雪指出,家的角色正在發生改變:“從房產概念轉向抵御外界的堡壘、自我療愈的庇護所,Z世代更將其視為展現個性的領地。這種變化推動了住宅空間設計從功能區隔轉向場景疊加?!?/p>
比如客廳可以是影院、親子園,也可以是療愈角,空間變成大而全的功能體系,也開始向小而精的場景化發展,變得液態化且靈活可變,滿足不同時間、情緒下的場景需求。這一趨勢對家紡軟裝提出了更高要求:產品不僅要適配功能,更需承載情感價值。用戶希望回家即充電,那么面料的觸感、色彩的溫度、場景的適配性,都能夠成為打動用戶的突破口。
(2)從企業端看,主動求變是生存前提
ANDY CASA品牌主理人劉浪認為,企業應“向內求變”,但重點不是追逐新產品,而是找到適應時代的模式?!霸跁r代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企業要讓自己更好地適應當下,根據時代發展做好產品、優化商業模式,順應潮流,解決當下市場存在的矛盾。從業者需要的是新方向、新模式帶來的信心,這比一款新產品更重要。”
(3)從生態端看,“強強聯合”是關鍵詞
當下“家居、家紡、軟裝乃至設計行業”之間如何實現生態融合?法國dom.a設計事務所聯合創始人林威認為,制造商與設計師應各自發揮其“制造強”與“原創強”的優勢,實現1+1>2甚至>3的共贏。
上海兔寶寶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品牌主理人沈晴晴則分享了兔寶寶以“資本+設計+渠道”構建產業閉環的實踐:通過入股上下游企業、與頭部設計公司聯合開發(如將皮革、水晶與板材創新融合),讓高端生活方式不僅服務一線城市,也通過3000家鄉鎮門店覆蓋更廣闊的市場。
正如姜雪院長所總結的:“消費者要省心,企業要提升交付穩定性,因此獨立產業走向全案一體化是必然趨勢,也可以滿足一站式的美好生活需要。”
家居新范式認為,產業融合的核心在于價值鏈的重構,其最終目的是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全方位、一站式、省心省力的期待。這需要整個生態伙伴的開放協同與持續創新,從單向的供應鏈關系走向多向的、共生的價值網絡。
結語:以融合之力,共赴產業星辰大海
隨著單品競爭的戰場內卷加重,通向增量的新密碼也越發清晰,它在于擁抱設計,以美學賦能提升產品附加值;在于擁抱科技,以智能化工具重塑效率與體驗;更在于打開格局,以開放協同的心態,構建從材料商、品牌商、設計師到渠道商的命運共同體。
產業融合的浪潮奔涌而來。在此,我們也期待產業鏈各方未來進一步打破藩籬,攜手共筑新生態、共赴新征程、共創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