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產質量不佳的情況下,杭州聯合銀行利潤仍能保持增長,一方面是靠降本增效,另一方面靠消耗不良資產撥備。
文/每日財報 張恒
繼7月21日杭州聯合銀行在官微亮出2025半年度發展成績單海報后,該行已于近日在中國貨幣網披露了2025年第二季度信息報告,更加詳盡的未經審計財務數據浮出水面。
截至今年6月末,杭州聯合銀行總資產達到5911.9億元,較年初增加310 億元,距 6000 億元僅一步之遙。最新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該行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6.77億元,同比增長3.83%,但營業總收入61.46億元同比微降0.1%,延續了營收增速連續四年下滑的態勢。
上半年業績有喜有憂,對公及零售業務持續發力
杭州聯合銀行是國內未上市農商行中較為優秀的一家,從核心業務指標看,擁有不少的亮點。
資產擴張方面,雖然宏觀經濟復蘇放緩以至金融需求不足,但今年上半年資產增速達到了5.54%,顯示了不錯的擴表能力,資產擴張是增長的基礎。
凈息差方面,雖然今年上半年該行暫未披露該具體數值,但是從歷年來看,杭州聯合銀行凈息差從2023年的2.06%降至2024年末的1.70%,兩年間降幅36個BP,下降壓力依然存在。
但從1.70%的凈息差水平看,杭州聯合銀行仍處于全行業里較好的水平,不僅高于2024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凈息差1.52%均值,同時也高于同期各大不同性質上市銀行的息差均值水平。
資產質量上,2024年不良率較2023年僅增長了0.01個百分點,為0.87%,較為穩定。今年上半年,該行集團五級不良率達0.91%,較去年同期壓降了0.01個百分點。
撥備覆蓋率上,從2024年末的462.91%降到了今年上半年末的426.15%,下滑了不少,不過依然在行業里是非常高的水平。
業務結構上,杭州聯合銀行此前以零售業務見長,2022年零售貸款占比(51.5%)已經高于對公貸款(48.5%),但自2023年以來,隨著零售業務面臨較大壞賬壓力,杭州聯合銀行增強了對公業務的投入,促使對公貸款保持較快增速,在總貸款中占比已經提升至50%以上。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該行對公貸款及零售貸款余額分別達1904.25億元、1573.31億元,占總貸款的比重分別為54.76%、45.24%。
值得注意的是,該行中間業務收入持續亮眼。2024年杭州聯合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81億元,實現翻倍式增長,增速高達128.26%,進入到今年上半年,該行依舊保持較快增長,達到1.84億元,同比提升11.48%。
靠金融投資拉動業績,資產質量未現向好拐點
不過,在深入剖析運營數據后,杭州聯合銀行的真實表現或許未達市場預期的領先水平。
首先,從資產擴張到增收、盈利,杭州聯合銀行也和全行業一樣,愈加依靠金融投資,信貸主要增長并不強勁。今年上半年其資產規模雖然擴張5.54%,但貸款總額僅增長3.44%。
另據統計數據,杭州聯合銀行金融投資在總資產中的比重常年保持在25%以上,且上升之勢明顯,2022-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分別達25.67%、29.8%、29.68%及28.62%。
得益于此,其投資凈收益迎來大爆發,從2022年的7.79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1.95億元,而后進一步大漲到16.44億元,今年上半年該行投資凈收益達11.0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3.07%。可見,杭州聯合銀行靠增加金融資產配置,也就是買債券或相關資產,為拉動營收與利潤增長的主要來源。
將資金更多配置于債市而非信貸領域,本身無可厚非,這是因為信貸需求疲軟且風險較高,借債市牛市提升收益是合理的商業選擇。
但這也折射出該行存在一定程度的優質資產荒困境,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或有所減弱。尤其作為浙江省內優質農商行,杭州聯合銀行若持續跟風加大金融資產配置,長期來看可能削弱其在信貸主業上的積累。
而且更重要的是,金融市場波動起伏,會對杭州聯合銀行手里大量持有的股票、債券、基金等投資資產賬面上產生一定沖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隨之波動較大,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
今年上半年該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大降就足以說明問題了。截至今年6月末,杭州聯合銀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3.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16億元大幅下降了近40%,這也是制約當期營收微幅下滑的重要影響因素。
此外,該行仍然面臨行業集中度潛在風險。房地產和建筑業合計占總貸款的9.12%,個人住房貸款在總貸款中占比7.42%,未來仍需關注房地產行業變化對相關貸款質量的影響。同時,從貸款擔保方式來看,該行以抵質押貸款和信用貸款為主,2024年末分別占比59.06%和26.85%。抵質押貸款的方式雖然有利于緩釋風險,但加大了該行在房地產行業的風險敞口,在宏觀經濟下行時期,抵押物可能面臨一定市場風險。
另外,在資產質量上,杭州聯合銀行不良率雖然維持穩定,但并非高枕無憂,不良率是衡量存量信貸不良比例的數據,從衡量貸款轉為不良風險好壞的信貸按五級分類來看,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種。2024年杭州聯合銀行正常類貸款比率從2023年的97.97%下降到了97.48%,關注類貸款比率卻從1.17%升到1.65%,顯示更多正常貸款類貸款在減少,可能在向質量更差的級別流動,而關注類貸款的上升,也意味著轉為不良的風險加大,資產質量仍未出現拐點。
在資產質量不佳的情況下,杭州聯合銀行利潤仍能保持增長,一方面是靠降本增效,如今年上半年,其營業支出降至29.93億元,同比減少了7.82%;另一方面靠消耗不良資產撥備,減少壞賬計提,如前文所述,今年上半年該行撥備覆蓋率大幅消耗掉了36.76個百分點。以上兩方面也是行業里的慣用做法。
IPO重啟遇“換帥”,
上市之路跌宕起伏
除了業績層面喜憂參半外,近一年里杭州聯合銀行高管層也發生了重大變動。
2024年11月,張海林辭去杭州聯合銀行執行董事、董事長職務,原蕭山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林時益接棒。
根據履歷,1971年出生的林時益,擁有在職研究生學歷,正高級經濟師職稱。林時益早年職業生涯起步于金融監管體系,曾在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合作管理處擔任監管二科副科長,后在原浙江銀監局系統歷任要職,包括非現場監管一處副處長、國有銀行監管一處副處長及后勤服務中心主任等關鍵崗位,積累了深厚的金融監管實務經驗。
2020年,林時益完成從監管者到經營者的身份轉換,出任浙江蕭山農商銀行董事兼行長,全面主持該行經營管理工作。隨后不久,通過黨組織換屆選舉,林時益正式履新該行黨委書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換帥正值杭州聯合銀行推進IPO上市的關鍵節點。
杭州聯合銀行的上市之路始于 2017 年,當年5月份,該行就已經與中信建投證券簽署了上市輔導協議,而后在2020 年11月順利完成上市輔導,中信建投證券彼時在輔導工作總結報告中表示,杭州聯合銀行各方面的運行已基本規范,不存在影響發行上市的實質問題,具備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
不過,在杭州聯合銀行完成上市輔導工作后,卻遲遲沒有了IPO新的進展情況,陷入漫長等待靜默期。直到2年后,2023年2月,杭州聯合銀行發布公告稱,再度接受中信建投證券的上市輔導。
但直至目前,杭州聯合銀行的IPO計劃依然沒有新的實質進展,根據前不久7 月 17 日公開披露的第十期上市輔導進展報告,中信建投證券對該行的上市輔導工作依舊在繼續。
總的來看,杭州聯合銀行本身處于經濟較為發達的區域,為業務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自身經營相對穩定,但隨著區域內同業競爭加劇,以及宏觀經濟和房地產行業波動,都可能會對該行業務運營和資產質量帶來一定壓力,品牌影響力和綜合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