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農商行近兩年管理層換防頻繁。
文/每日財報 張恒
繼4月8日率先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快報一周后,農商行“一哥”重慶農商行官宣迎來新任掌門人。
4月16日晚間,重慶農商行發布公告稱,經董事會審議通過,提名新任黨委書記劉小軍為執行董事候選人,同時選舉劉小軍為董事長。公告還顯示,劉小軍擔任重慶農商行董事長的資格尚需自股東大會選舉其擔任執行董事后,經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核準其董事及董事長任職資格后生效。
這意味著,這家總資產超過1.6萬億元的全國最大上市農商銀行,自2024年10月份前任黨委書記、董事長謝文輝辭任半年后,終于迎來了新一把手。
48歲“少帥”劉小軍成新任掌門
1975年12月出生的劉小軍,現年48歲,在國內頭部農商行體系中算是一位年富力強的“少帥”。這位金融領域復合型管理專家,曾在國有大型銀行、頭部信托機構及國家級投資平臺擔任過高管,是金融行業的多面手。
此次是劉小軍于去年初自北京跨域履新山城后,再度迎來職業生涯的進階——執掌重慶資產規模首屈一指的本土法人銀行。而此次職務調整距其空降重慶尚不足一年,充分彰顯監管部門對其跨領域綜合管理能力的認可,也延續了其職業生涯中"高頻輪崗、持續歷練"的培養軌跡。
根據履歷,劉小軍的金融從業軌跡早年深度扎根京城金融腹地。2002年取得研究生學歷后,其職業起點落定于建設銀行總行,曾任國際業務部副經理、房地產金融業務經理等核心崗位歷練。
在歷經四年于建行總行系統培養成長后,2006年劉小軍轉戰中信信托,開啟新篇章,歷經信托業務二部三級跳(高級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主導信托八部籌建并實質主持工作,最終晉升業務總監,并于2016年5月獲任成為中信信托副總經理,完成從業務骨干到決策層的蛻變。
2024年初,重慶市委組織部的干部公示打破了劉小軍既定職業軌跡——時任中信信托副總經理劉小軍突然空降山城,擬任重慶市管企業正職。僅隔一個月后便獲任成為重慶發展投資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實現從信托領域到國資投資平臺的跨界轉型。
一年之后,劉小軍調任重慶農商行,其職業軌跡也呈現出躍升態勢:從管理不足2000億資產的市級投資平臺,跨越至掌舵總資產逾1.6萬億元的全國農商行標桿,管理資產規模實現8倍量級躍升。
近兩年管理層“大換血”,“一正四副”高管架構迎期待
從高管人事變動角度來看,這幾年重慶農商行的管理層換防十分頻繁。
2024年10月,謝文輝因工作調動,辭去重慶農商行董事長、執行董事等多個職務,行長隋軍在其離任之后代為履行董事長職務。
謝文輝在重慶農商行履職近20年,下一站將擔任重慶農商行第二大股東渝富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渝富系”是重慶農商銀行主要股東。目前,渝富控股集團旗下全資控股子公司重慶渝富資本運營集團持有重慶農商銀行9.88億元股份,持股比例8.7%,位列該行單一第二大股東。
而此次接棒的劉小軍,此前任職一把手的重慶發展投資公司,是重慶農商行的第六大股東。
副行長作為核心管理層重要組成部分,重慶農商行“換血”力度更是非常大,這一兩年副行長幾乎換了個遍。2023年8月、10月,該行副行長高嵩、副行長王敏,先后因為工作調動、到齡退休而辭職。緊接著在2024年年初,該行另一名副行長董路也因為工作調動辭職。與此同時,去年3月28日,該行任職時長超過8年的專職副行長舒靜被解聘,次日便被通報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審查調查。
2023年10-12月及2024年3月,以上副行長職務均迎來新人補位,周國華、譚彬、張進三人擔任重慶農商行副行長任職資格先后獲得監管批準。其中,周國華、張進此前均任職于重慶銀行,譚彬則是從重慶農商行內部提拔。而在2024年末之時,具有工行背景的唐莉,則是空降至該行擔任副行長,不過目前其任職資格尚未獲得監管核準。
進入到2025年,一開年重慶農商行副行長之位又發生了變動,該行原執行董事、副行長、董事會秘書張培宗因工作調動原因辭去所有職務,行長隋軍再代履行董秘一職。也就是說,彼時該行行長不僅要履行自身職務,還需要兼任代理董事長、董事會秘書的三重職責,由此引發了市場對重慶農商行戰略推進和內部管理穩定性的擔憂。但好在如今劉小軍的到來,將會極大程度上分解行長隋軍的壓力。
可以看到,隨著2016年即擔任副行長的張培宗突然在今年離任,目前重慶農商行副行長職務均為近兩年新上位的“新鮮血液”,而且經過一番調整下,如若接下來唐莉副行長和劉小軍董事長任職資格順利獲批,那么重慶農商行將形成董事長劉小軍+“一正四副”新管理層格局,為日后內部經營管理戰略的開展實施和落地執行打下根基。
經營質效有喜有憂,投資收益六年翻5倍
就重慶農商行目前經營業績層面來看,雖然其在規模上有著農商行“一哥”的美譽,但實則多年來發展跌宕,業績喜憂參半。
從2022年開始,該行的經營業績便持續表現為增利不增收,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重慶農商行分別實現營收289.91億元、279.56億元,期間增速依次為-6%、-3.57%;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2.76億元、109.02億元,增速則依次為7.49%、6.1%。
進入到2024年,重慶農商行則打破了這一趨勢,業績實現雙增。2024年財報數據顯示,去年該行取得的營業收入為282.62億元,同比增長1.09%;歸母凈利潤為115.13億元,同比增長5.6%。
拆解利潤表具體來看,《每日財報》發現,去年重慶農商行的主業創收能力出現“滑鐵盧”,取得的利息凈收入為224.95億元,同比減少9.99億元,降幅4.25%。
有分析人士指出,受減費讓利政策實施、LPR下調以及利率市場化持續推進等因素影響,重慶農商行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金融機構,積極響應政策,對企業貸款進行讓利,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其資產端的收益空間,導致凈息差出現大幅下降,使得2024年利息凈收入承壓下行。報告期內,該行凈息差為1.61%,同比下降12個基點。
我們知道,銀行主業利息凈收入承壓下行并不是一個好兆頭,而這時候要想實現整體營收增長,就必須靠非息收入,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中間業務收入來拉動,重慶農商行也確實是按照這個邏輯來實踐的。
據悉,重慶農商行非利息凈收入以投資收益、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主,2024年總計取得了57.67億元的收益,同比增長高達29.23%。其中,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16.12億元,同比下降10%;而投資收益卻高達41.99億元,和2023年末的21.69億元相比,暴漲了93.56%。
也就是說,重慶農商行在2024年把很多債券投資的賬面盈利變成了實際收益,從而反哺于利潤增長。該行也在財報中表示道:“去年集團加強市場研判,優化交易策略,豐富投資品種,把握交易機會,增厚金融資產整體收益。”
拉長周期來看,自上市以后重慶農商行加大投資力度是一直在做的事情,投資收益就慢慢成了它很重要的 “第二增長極”。
Wind數據顯示,2019-2024年,重慶農商行的投資收益分別為6.61億元、9.29億元、11.56億 元、18.22億元、21.69億元和41.99億元,6年時間增長了超五倍之多。在已經上市的A股10家農商行里,其投資收益從2022年開始就排第一,2023年還是第一,不出意外的話,2024年也應該排在前面。
雖然債券投資給銀行的利潤表帶來了好處,但它潛在的風險也不能忽視,比如利率變化的風險、投資期限不匹配的風險等。
與此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被認為是未來銀行主要增長極且被視為當下我國金融領域“最大風口”的手續費及傭金業務上,重慶農商行近些年出現了較大的滑坡之勢,而且更重要的是該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對營收的貢獻占比也在一步步降低,2020年-2024年依次為10.3%、8.83%、6.6%、6.41%、5.7%。
根據一系列數據走勢可見,真正能體現商業銀行服務能力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下降了,而同期投資回報實現顯著增長,這一結構性變化折射出重慶農商行戰略轉型的深層邏輯:傳統存貸業務派生收益的比重正在讓位于主動投資布局,標志著其業務驅動模式正從息差依賴型向多元收益型加速演進。
除了金融投資帶來的助力外,去年重慶農商行凈利潤實現逆勢增長的原因還得益于另外兩板長斧,一是壓降營業成本;二是信用減值損失維持平穩。
數據顯示,2024年重慶農商行成本收入比為31.86%,屬于行業中等水平,較2023年全年的33.94%大幅下降了2.08個百分點,說明該行大幅壓降營業支出。該行在財報中解釋降本的原因是:“集團積極優化資源配置,采取降本增效‘四步法’,開展成本作業分析,制定降本舉措,形成長效機制,完善督導考核,推動落實降本增效。”
而在減值損失方面,我們知道,信用減值損失是銀行的一種預防性費用,是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不良而計提的。早在2023年末之時,重慶農商行信用減值損失同比下降24.2%,而到了2024年末,該行信用減值損失與上年基本相等。一方面說明投資收益帶動營收增長和降本取得不錯效果,重慶農商行不需要再大幅壓降撥備來“調節”利潤;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該行的資產質量可能面臨壓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重慶農商行不良貸款率為1.18%,雖微降了0.01個百分點,但是在已經披露2024年報的6家A股上市農商行中,該行不良率不僅是唯一一家超1%的,而且不良率數值也是最高的。
根據重慶農商行最新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業績快報,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行資產總額達到16103.3億元,較去年底增長了953.88億元,增幅達6.30%。資產規模穩增長的同時,重慶農商行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也實現了雙增,其中營業收入72.24億元,同比增加0.96億元,增幅1.35%;實現歸母凈利潤37.45億元,同比增加2.21億元,增幅6.27%。
資質質量方面,同期該行不良貸款率也繼續得到壓降,為1.17%,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363.30%,較上年末基本持平。
對于該行今年一季度的主要業績指標能夠實現較快增長,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在全國銀行業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重慶農商行經營質效還不錯,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也需要該行時刻關注業務結構均衡發展,以及資產質量未來有上行風險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