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在當前國家全面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背景下,科學服務行業作為科研生態系統的關鍵基礎設施和“研發賣水人”,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該行業不僅受益于研發投入持續提升所帶來的確定性需求擴張,更在供應鏈安全、國產替代邏輯驅動下,展現出顯著的成長彈性和價值重估空間,成為兼具高景氣度與戰略必要性的優質賽道。
值得注意的是,行業這一蓬勃的發展趨勢,正在泰坦科技(688133.SH)等領先企業的戰略調整與財務表現中得到印證。今年上半年,泰坦科技主動放棄低效業務,推進結構優化,實現營收12.19億元;歸母凈利潤976.52萬元,同比大增91.55%。當前,公司正處于“提質換擋”的關鍵階段,主動優化的業務結構有望為其盈利修復與長期價值增長奠定堅實基礎,未來發展彈性值得期待。
強研發破解科研“卡脖子”難題
關鍵產品實現國產突破
科學服務行業的競爭優勢構建,在于多技術領域的協同創新與產業化應用的高效轉化。泰坦科技深刻把握這一行業特性,持續強化研發投入與技術積累。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達8035.79萬元,占營業收入比重達6.59%,累計獲得專利及軟件著作權349項,其中發明專利80項,在合成制備、純化分離、分析檢測等領域形成了體系化的核心技術組合,構筑起堅實的技術護城河。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其子公司成功研發的金標色譜級溶劑,關鍵雜質含量顯著低于歐美進口高端產品,成為國產替代趨勢下的重要突破,精準契合了下游生物醫藥等領域客戶對供應鏈穩定與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
在技術驅動的堅實基礎上,公司通過多品牌戰略實現對科學服務市場各細分領域的全面覆蓋,形成了難以復制的競爭壁壘。旗下擁有Adamas(高端試劑)、General-Reagent(通用試劑)、Titan Scientific(儀器耗材)等14個自主品牌。該布局既支撐公司在高端市場獲取技術溢價,又通過基礎產品實現廣泛市場覆蓋,有效提升了整體市場份額與客戶黏性。
戰略性并購驅動生態擴容
全鏈路數字化鍛造效率護城河
泰坦科技自主研發的“探索平臺”與內部ERP系統全面打通,實現了從研發、采購、質控到倉儲物流及銷售的全流程一體化管控,這不僅大幅提升了存貨周轉率,還通過嚴格的質控體系和二維碼追溯技術確保了產品可靠性與服務合規性,尤其在專業危化品配送上實現了高效安全的“當時達、次日達”,形成遠超同行的運營護城河。
在客戶層面,公司已覆蓋超6萬家客戶,包括15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全部國內985及211工科高校、中科院下屬研究所以及80%以上的國內生物醫藥企業。這一龐大的客戶網絡并非僅得益于渠道擴張,更源于其深度服務與協同創新,例如為科研機構定制采購與配送解決方案,從而建立起高黏性的客戶生態,為持續增長提供堅實基礎。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并購重組既是推動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也是上市公司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面對科學服務行業高度分散的特性,泰坦科技的協同整合戰略差異化和前瞻性特征明顯。公司通過投資并購不斷引入新技術與品牌,并高效融入自有生態,實現雙向賦能,一方面,被收購品牌獲得其客戶資源與數字化供應鏈支持,另一方面,泰坦則擴充了產品線,強化了一站式服務能力。
站在科研創新與供應鏈自主的關鍵節點,泰坦科技正以體系化的技術布局、多品牌矩陣與高效生態整合,持續突破高端領域國產替代瓶頸。伴隨研發轉化效率與數字化運營能力不斷提升,公司有望在科學服務優質賽道中進一步夯實領軍地位,為投資者創造可持續的長期價值。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