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拉贊·希拉爾Razan Hilal 編輯丨吳海珊
主持人語
美聯儲將在9月的議息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已經成為市場共識。
最新公布的7月通脹數據顯示,盡管有關稅的影響,但美國的通脹并未出現明顯的上漲,結合上個月疲弱的就業報告數據,為放寬貨幣政策提供了支持依據。
但是與基本常識相反的是,盡管降息預期確認,但自7月CPI數據公布以來,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反而變得更加陡峭,這是因為25個基點的降息幅度低于市場目前定價。而且這一情況曾在2024年發生過。
市場仍然充滿不確定。投資者將密切關注鮑威爾下周在杰克遜霍爾研討會上的主題演講,該會議歷來被視為美聯儲未來幾個月政策方向的風向標。
美國CPI數據溫和,印證了9月降息的預期。這使得美元指數跌至97點附近,而主要股指持續上揚,納斯達克指數逼近24000點關口,科技巨頭自二季度以來引領美股反彈。
9月降息似乎已經在被消化。隨著股指逼近歷史高點,美元來到17年支撐點位,重要的支撐區域與阻力區域正成為焦點——在整體樂觀情緒中,為風險管理提供了重要參照。未來,究竟美股漲、美元弱的格局是否仍將持續?
關稅對通脹影響意外溫和
7月CPI數據并無意外,不出意外就是利好消息——總體通脹環比上升0.2%,同比上升2.7%,而核心通脹環比上升0.3%(同比上升3.1%)。
具體而言,能源價格下跌1.1%,食品持平,即使是最容易受到關稅影響的行業也只是出現了溫和上漲;不包括汽車在內的核心商品小幅上漲0.2%,表明企業繼續吸收與關稅相關的大部分額外成本。不過,服務業稍微活躍一些,例如,機票價格飆升了4%,醫療保健費用上漲了0.7%。但這被住房成本本月僅上漲0.2%所抵消,因為房價下跌和租金降溫起了很大作用。
事實上,美國在第一季度的進口激增,看起來是因為企業趕在關稅上升之前,提前進口了大量商品。這導致它們現在庫存很高,可以在一段時間內依靠這些庫存運營。如今,隨著美國降低各國的對等關稅水平,中長期通脹的壓力也有所緩和。
因此,即便關稅提高,市場仍押注通脹除了在今年秋季暫時上升以外,不太可能在之后大幅加速。也就是印證了美國財長貝森特的一句話,“關稅對價格的影響是一次性的”。如果經濟進一步降溫,尤其是就業市場,明年的CPI通脹率甚至可能跌破2%的目標。
美聯儲將如何回應?在美聯儲下次會議之前,我們還會迎來一份就業和通脹報告,以及其他幾份宏觀數據,這些都值得關注。但在疲軟的就業報告、前幾個月的大幅修正以及符合預期的最新CPI之后,美聯儲看來越來越有可能在9月扣動降息的扳機,并可能在10月和12月降息25個基點(BP)。
就業市場的明顯疲軟似乎也在施壓立場強硬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華爾街機構看來,美國5月、6月就業數據向大幅下修正超20萬的可能原因在于——首先,美國勞工統計局在初次發布數據時只收到了約60%的機構回復,并假設這能夠代表其他40%的回復。但在經濟走弱時,延遲回復的更有可能是面臨經濟壓力、正在減崗的企業;其次,季節性因素會隨著每個月的新數據進行重估,這可能導致模型最初將勞動力市場基本面放緩(即未經季節性調整的數據異常低)誤顯示為季節性因素的變化;第三,在經濟走弱時,新開機構數量少于“生死模型”中的估測值,而關停機構數量多于估測值,但這要到機構調查對標大約一年后的失業保險記錄時才會顯現出來。
此外,生成式AI造成的就業崗位流失也在受到關注。投行的研究顯示,科技行業的就業占比在2022年11月(ChatGPT發布的月份)達到峰值,并在過去一年中跌破其長期趨勢。此外,2024年初以來,20歲-30歲科技從業人員的失業率上升了近3個百分點,是總體失業率上升幅度的四倍多。雖然這仍只占美國整體勞動力市場的一小部分,但高盛估計生成式AI最終將取代6%-7%的美國工人。
美元指數恢復下滑
在此背景下,近期美元指數恢復下行,對于美元來說,這可能意味著年底前的表現會更加疲軟——除非其他主要央行采取更快的行動來放松政策。
華爾街投行認為,美聯儲大概率將在9月、11月和12月會議上連續三次各降息25BP。如果8月就業報告比7月更疲軟,9月可能降息50BP。不過,8月14日,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反對在9月會議上實施50BP的大幅降息,認為此舉可能釋放不必要的緊急信號。
盡管如此,相比起表示不太會繼續降息的歐洲央行,以及2026年初可能會繼續加息的日本央行,美聯儲的立場仍然要鴿派得多。
就技術分析角度來看,受鴿派基本面驅動的新一輪拋壓下,美元指數已跌破自7月低點以來由連續更高的低點組成的趨勢線。如果美元指數圖表上現在出現跌破看跌旗形的支撐趨勢,則可能會下探96.37點附近的7月低點。該趨勢線位于97.90點-97.80點區域附近,使其成為值得關注的關鍵技術區域。
目前,美元指數正逼近97.2點至96點的重要關鍵區間,該支撐位必須守住,才能避免進一步下探至2021年低點附近的92點和89點。
不過,如果美元指數突破100點-100.15點區間的關鍵阻力位,看跌美元的預測將失效,反正技術面上是這樣。這種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當前的疲軟態勢可能反映的是已經在被消化中的降息預期,技術面和基本面的超賣狀況可能為反轉奠定基礎。若出現反彈,上行方向需關注關鍵點位98點、99點和100.20點。
隨著美聯儲降息預期升高再次拖累美元,包括歐元在內的非美貨幣有望延續此前的升勢。
對于歐元來說,目前日內各周期上均呈現看漲形態,多頭繼續掌握主動。短線首先關注1.1680-1.1700的阻力區域,若能順利突破或順勢挑戰1.1735以及前高1.1790。下行方向,1.1600附近是潛在的支撐或能吸引逢低買入。
盈利驅動美股牛市
4月以來,美股的反彈勢頭震驚全球。之所以投資者仍然保持樂觀,除了降息預期,也是因為這輪牛市是由強勁的盈利復蘇驅動。
原本市場預期二季度的同比盈利增長是4%,而截至目前看起來更像是+11%。一季度其實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原預期+7%,實際+12%)。美國科技巨頭的盈利能力遠超其他公司,今年也引領了美股的反彈。在標普500成份股中,創歷史新高的公司數量僅處于歷史上的第20百分位,說明當前市場的反彈集中在少數頭部公司。
盡管經濟開始出現疲軟跡象,例如意外大跌的非農就業數據,但美股似乎很快就收復失地。原因在于,美股不等于美國經濟,以標普500指數為例,該指數市值的三分之一是科技公司,這些公司約50%的收入來自海外,今年也因為美元走軟而大幅受益。
考慮到美股現在處于接近歷史高位,部分個股近期在業績超預期后似乎缺乏持續的上漲跟進,機構也增加了對沖比例。不過整體而言,機構對美股后續的表現仍舊具有信心,“買跌”仍是主旋律。
以納斯達克指數為例,該指數近期延續主要上升趨勢,穩穩站在近期高點上方,目前正向24000點關口邁進。若有效站穩在24100點上方,則有望進一步上漲至24300點和24700點,隨后或在嘗試沖擊25000點前出現盤整。
下行方面,若回調跌破24000點,可能會重新測試支撐位23700點、23500點和22900點——這些點位均被視為潛在的看漲延續區域。
(本文已刊于8月16日出版的《證券市場周刊》。作者系嘉盛集團資深市場策略師。嘉賓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本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