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號晚,海拔4900米,是同行小伙伴們最難熬的時段,頭痛欲裂,喘不過氣。
和我們一起最勇敢的9歲小男孩,就抱著氧氣瓶不撒手,連最愛的肥牛,藏香雞都嗤之以鼻。
想想也好奇怪,有一種時空切換的愜意,前天在杭州,昨天一早在北京,中午到西藏拉薩,晚上到那曲,現(xiàn)在趕往查當鄉(xiāng),靠近青海的地方。
因為要6點趕路,不敢看手機,不敢晚睡,吃了一顆藥就趕緊把自己包裹起來。睡到凌晨5點,外面的天還是黑的,我把羽絨服拿出來披上。
隨行的小男孩在車里依偎在媽媽的懷抱里,溫情是一種力量,無處不在!
抬眼,遠遠看到東方的一片魚肚白,天亮了!
我腦子里閃過一個問題:為什么去西藏高原反應(yīng)這么嚴重,還有這么多人,來了一次又一次?
因為這里的日出,是刺眼的,熱烈的,毫無保留的。
因為這里的動物,是自在的,無拘無束的,即便最后被宰殺也是一種歸宿。
因為這里的一草一木是大自然的饋贈,是緊隨著四季變化,不言不棄的。
因為這里的一山一水都是悠閑風骨的,巍峨清澈,從不懼怕風云劇變。
因為這里的人是有信仰的,他們忠貞地堅信佛在保佑啟發(fā)他們,無論遭受何種苦難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就是西藏的魅力!
商務(wù)車一路前進,偶爾一只土撥鼠跑過,頭也不回地飛奔。
還有傲嬌的狐貍擋在路中間,看到我們不減速才讓路,速度超級快,還不忘回頭看我們一眼,希望它能找到馴服它的小王子。
隨處可見的牦牛,不愿意讓路,希望在車前奔跑。突然間又停下來,把牛角對著我們,嚇我們一大跳,真怕它的牛角掀翻我們的車子。
最驚心動魄的是禿鶩,張開翅膀至少有兩米長,橫在路中間不讓我們走,但也不鳥我們。我們不敢開車,等著它和同伴展翅的時候,才敢前行,這些食肉動物,比我們想象的威猛。
于是我在車上昏昏沉沉地做了一個夢:我看到一只禿鷲,從天空俯沖下來,要叼走我的眼睛。
我雙手緊緊捂住眼睛,又驚覺俯沖力太大,可能會穿透我的手掌,我趕忙趴向地面。禿鷲扎在我厚重的羽絨服上,痛得我哇哇叫。我趕忙回轉(zhuǎn)身,手和腳都動起來,拳打腳踢,嘴里還不斷念叨:老子我不怕你,你盡管放馬過來吧!
禿鷲估計被我這個神經(jīng)病嚇到了,收緊翅膀看著我在手舞足蹈,最后飛走了。
我的夢也醒了。
聶榮縣查當鄉(xiāng)艾鄉(xiāng)長
終于到達聶榮縣查當鄉(xiāng),打開防狗熊的物資鐵門,我們把物資進行分袋。艾鄉(xiāng)長老家是湖南的,在這里已經(jīng)13年了,他很感激:因為這是第一次他們收到這么多的物資捐助。
我問他,為什么這里有這么多的殘疾人時。他表示這個地方很閉塞,牧區(qū)藏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離開西藏,甚至都不想讓他們上學,剛開始挨家挨戶做說服工作,才改變了藏民的認知。
查當鄉(xiāng)有800多戶,4000多人,占地面積2751平方公里,很多百姓家里沒有通電,連鄉(xiāng)政府還是前年才通電。在這里,你看到的是民風的淳樸。
查當鄉(xiāng)海拔4900米,零上3度左右,書記和鄉(xiāng)長召集了100多名群眾進行宣講,派發(fā)物資。我一直希望物資能到民眾手里,終于在現(xiàn)場實現(xiàn)了。
查當鄉(xiāng)政府全部采用一對一實名領(lǐng)取,還要簽字按手印,艾鄉(xiāng)長告訴我們,這里有1000多名學生,我們的兒童羽絨服買得不夠多,幸虧有沖鋒衣。
這次現(xiàn)場有殘疾的老人,也有年幼的學生,還有年輕的壯漢,他們樸實黝黑的臉上,透射著一種驚喜和幸福。部分藏民聽不懂普通話,鄉(xiāng)長還貼心地給我安排了一名翻譯。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們感受到了一種力量,那就是56個民族一家親,愛滿人間。
我們在廣場舉辦物資捐贈儀式,因為一場大雨,我們轉(zhuǎn)移到倉庫繼續(xù)進行,現(xiàn)場的熱情依然未減!
很多年幼的孩子和內(nèi)地的同齡人比,明顯的瘦弱和矮小,但是他們的世界非常簡單純粹,和我們交流的時候,害羞的大眼睛不知所措,卻真誠地微笑,一口白牙,真正的眼里有光!
我真心希望他們能走出去,強大自身,再回來建設(shè)家鄉(xiāng)。
而那些可愛的老人因為腿腳不便,也蹣跚前行。他們拿到輪椅的時候,臉上笑開花。
最最令我感動的是,樸實的藏區(qū)百姓給我們獻了100多條哈達,我們不斷地“扎西德勒”,熱淚盈眶。
無法用文字表達的一場公益行,我希望“云深歸處”是我人生的第一場,后面會有無數(shù)場,延續(xù)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