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天津,在夏季達沃斯,一眾商業大佬的肖像和他們在論壇上說過的金句,為不同時期的商業圖景、產業風口寫下最生動形象的注腳。
5月30日,一張網絡上流出的圖片在社交媒體上刷屏。
圖片的主角是馬斯克與曾毓群,兩人在北京的某酒店大堂并排前行,那是馬斯克訪華的第一天。
馬斯克是特斯拉CEO,曾毓群是寧德時代董事長,都是當下新能源造車產業鏈上的明星人物,但行事卻風格迥異。
不同于馬斯克的高調張揚,即便寧德時代都已經成為人們口中的“寧王”,曾毓群依舊非常低調,甚少在各種活動中拋頭露面。
但6月份的今天,他“破例”了。
就在6月27日-6月29日,曾毓群將出現在天津。他將參加正在這里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并與一眾商界代表共議加速大規模能源轉型的關鍵舉措。
圖/寧德時代董事長 曾毓群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很長時間內,曾毓群都極少出現在類似場合。
不過這一次,曾毓群愿意走向臺前。
也就此,天津夏季達沃斯有了新面孔,而這同樣意味著新一代領軍企業的崛起,與新一輪產業趨勢的變換。
過去多屆夏季達沃斯,大佬們來來往往,風口在時代的前進中,不斷變化。機遇挑戰,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彼此交織。
作為夏季達沃斯的舉辦地,天津不僅親眼見證了這一經濟發展歷程,同樣也是參與者。
在企業家激情碰撞的同時,依托夏季達沃斯,天津這座城市本身也隨著經濟動能輪換,發生著深刻變化。
對話與交流
6月27日,天津梅江會展中心。
當天最高氣溫40度,但比這氣氛還火熱的,正是這里正在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
有全球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名政商人士及學者,將參與此次論壇,在為期三天,超168場會議和研討會上,進行深刻的觀點碰撞,共商增長。
曾毓群,也是其中之一。
在此之前,外界眼中的他一向低調。公開場合中,很難看到他的身影。
那么這一次,他為什么來到天津,來到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
一方面,自然是為了對話、溝通與交流。
作為全球頂流政商學等各界的對話平臺,達沃斯論壇一直是全球各界觀察世界政經動向的風向標,為世界經濟發展、應對全球挑戰出謀劃策。
而夏季達沃斯同樣如此,并且對于中國企業家來說,意義更甚。多年來,夏季達沃斯為中國企業家提供了一個了解世界的窗口,同時也為世界搭建了一個了解中國企業家的舞臺。
過去因為疫情的關系,夏季達沃斯一度中斷了三年,本次重回天津,尤其是正值世界經濟面臨多重挑戰的當下,這個對話交流窗口就顯得更加重要。
另一方面,曾毓群的目光也在于天津豐厚的產業土壤。
天津是汽車工業重鎮,目前不僅在加快擁抱汽車智能化,更是在儲能方面早早布局。
比如就在今年天津重點建設、重點儲備項目名單中,便包含“年產6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年產1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業化項目”、“天津一期擴產2.5GWh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等在內的多個儲能項目、儲能電池產線。
這對于正發力儲能業務的寧德時代,顯然具備足夠的吸引力。
公開資料顯示,寧德時代早就盯上了天津的儲能市場。工商信息顯示,2022年,寧德時代在天津投資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經營范圍含儲能技術服務。
與曾毓群一樣,從2008年開始至今天津舉辦的這多屆夏季達沃斯中,國內知名的企業家來來往往,他們在這里尋求對話、尋求機遇、尋求破局。
風口與見證
新能源造車產業鏈上的大佬中,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要比曾毓群更早來天津夏季達沃斯。
2016年,天津舉辦的第十屆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王傳福在“綠色能源驅動未來變革”分論壇上預測了新能源汽車拐點已至。
彼時的他說: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0萬輛,占比為1.3%,從0到1%可能需要十年時間,但從1%到10%五年可能就夠了,這1%就是拐點,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可能將達到總銷量的30%。
7年后的今天,回看王傳福當年在達沃斯的預測可謂精準——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高層論壇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688.7萬輛,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5.6%。
不僅是王傳福,天津舉辦的夏季達沃斯還留存了不少大佬的精彩金句和行業歷史。
搜狐創始人張朝陽,曾在2010年9月參加天津舉辦的第四屆夏季達沃斯論壇。
那時候,整個互聯網的熱點是微博——新浪微博在這年十月,注冊用戶突破了5000萬,而當年互聯網微博江湖上不僅只有新浪,騰訊、搜狐都在參與這個游戲。
張朝陽認為在微博之前,尚沒有一個社交網絡在中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流行,這也證明名人效應帶動流量是正確之舉——而也正是在這一年,移動互聯網的大門徐徐開啟了。
還有格力電器的掌門人董明珠,她在2014年天津舉辦的第八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交流會上說:“中國制造企業要有吃虧精神,要用質量贏得別人的尊重。”
圖/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董明珠
參加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
當時,中國制造業正在經歷變化。一是制造轉型被稱為工業4.0的智能制造;二是制造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的相互滲透,如小米入股美的,阿里攜手上汽、百度與寶馬合作等等。因此在2014年,制造業雖然承壓,卻因為有互聯網企業的助推,以及智造轉型,這樣的競爭顯得豐富多彩。
董明珠并不認為傳統產業與互聯網有矛盾關系,她說:“互聯網其實是新的工具,能讓我們企業更快速地面對我們的市場和服務。”而在上一年與她簽下10億賭局的雷軍,則在2016年來到天津參加第十屆夏季達沃斯論壇。
等等。在天津,在夏季達沃斯,一眾商業大佬的肖像和他們在論壇上說過的金句,為不同時期的商業圖景、產業風口寫下最生動形象的注腳。
窗口與改變
還有馬云。
過去的馬云,是達沃斯的常客。
從一開始的聽不懂,到逐漸地感覺聽懂了,并且參與進去了,馬云曾說過他在達沃斯找到了很多“趨勢性”的理念,這種趨勢也帶來方向感。
只是十多年前,包括馬云在內的國內企業家要是想在不確定性中找到方向感,需要遠赴瑞士。
7971公里,這是北京距離瑞士小鎮達沃斯的飛行距離。“交通不便,一路輾轉16個小時。”馬云就曾吐槽過舟車勞頓。
不過自有了夏季達沃斯,一切就很方便了,馬云再也不用為舟車勞頓煩惱了。從2008年到2018年,他多次參與了天津夏季達沃斯。
圖/馬云參加201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
也在這么多年的夏季達沃斯,通過這一窗口,馬云與他的阿里巴巴有了更多與全球頂流政商學等各界交流溝通的機會,他本人也完成了從一名成功企業家到商界領袖的身份進化。
這正是夏季達沃斯,對于國內企業家的意義。
對于天津,亦然。
從2008年與達沃斯結緣至今,十五年、7屆,時代風云變幻,夏季達沃斯同樣成為世界了解天津的窗口,天津也借助夏季達沃斯,洞察自身發展癥結,完成新舊動能轉換。
比如就在2018年天津夏季達沃斯,會上,來自政商學界的“最強大腦”們給出了一個基本判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新引擎不是別的,正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正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
彼時的天津也發力布局,以智能科技和創新驅動為抓手,加快培育“大智能”創新體系,打造“天津智港”等,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發展至今,成果顯著。
軟件技術上,據工信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公報,天津市2022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收入2722億元,同比增長12.3%,在主要省市中排名第8位。
在兩化(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指數上,截至2022年9月底,天津市兩化融合發展指數大幅提升,達到107.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6.6個百分點,較2021年底提升一個位次,居全國第7位。目前天津市工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1.5%,居全國第3位;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5.2%,居全國第5位;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普及率達59.5%,居全國第6位。
而今天到來的AI大模型時代,天津也早早深耕其中——天津超算中心的“天河”,每天有超過15000項計算任務在這里執行,其也為數千家重點科研單位、企業和政府機構提供技術服務,助力取得超過4000項創新成果,應用涉及生物醫藥、基因技術、航空航天、天氣預報與氣候預測等諸多領域。
等等。
截至目前,夏季達沃斯已經與天津結伴同行有七屆了,兩者互相成就。也攜手在經濟發展進程中刻下了深刻烙印。
也正在一個月前,天津也剛剛舉辦了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
連續兩場盛會在這里舉辦,正是天津這個城市現代化、國際化的直觀體現。同時可以預見,隨著本屆夏季達沃斯的舉行,天津也將再一次成為世界經濟關注的焦點。
*頭圖?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來源|AI藍媒匯 作者|黑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