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頭條十年,看見彼此”。
一個內容平臺,是無時無刻不在持續迭代演進的。
從一棵樹成長為一片森林,從一池水塘拓展至一大海洋,從曾經的一個移動互聯網產品再到現今繁榮的內容生態養成,注意力時代下技術的發展,讓內容平臺的滾雪球效應得以放大,能在短時間內收獲數以億計的用戶,但也同時,對其提出更高的要求。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尤其是對于現在的今日頭條來說。
業內共識,目前今日頭條已不僅僅是單一的資訊平臺,而是通過多年發展,成為了集資訊、知識、興趣于一身的綜合性內容平臺。用戶上今日頭條的目的,也早已從獲取新聞資訊,更迭為看見更大的世界。越來越多的人在這里因為創作看見了彼此,因為創作而更加靠近。
也正源于此,如何進一步連接人與信息,促進創作與交流,讓更有價值的內容被看見,這些成為了今日頭條演進的新方向。
不只是資訊
移動內容分發,是自今日頭條而興的。
2012年今日頭條以個性化推薦殺入彼時內容賽道,用推薦引擎將信息流第一次帶到用戶面前,推開了移動內容分發市場的大門。
由于彼時內容生產創作的特性,今日頭條主打的切入點便是資訊類內容。
但這僅是一個繁榮內容生態的起點。
一直以來,今日頭條就在逐步加碼深耕內容領域,除了加強與傳統媒體機構、門戶垂直網站等合作外,更是引入了眾多優質的自媒體個性化內容。
頭條號正是典型代表,不僅幫助今日頭條聚攏了數量龐大、領域多元的優質創作者們,為自身內容社區帶來優質的內容供給,并完善了整個自媒體生態,促成了整體自媒體生態的繁榮。
此外,今日頭條亦在產品機制上不斷創新引入微頭條,問答等,持續拓寬內容生態邊界。
創作者的來源,也覆蓋廣泛。專業類、知識類、興趣類、娛樂類、生活類等幾乎所有內容領域的創作者,都加入到今日頭條的內容生態之中。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魏科,正是一名今日頭條科學領域的優質創作者。通過頭條號“科學有溫度魏科”,他已經做了十年氣象科普。
為什么全球變暖之下冬天還那么冷?南極上空的臭氧洞現在恢復了嗎?卡塔爾世界杯為什么在冬季舉行?
魏科在2022今日頭條生機大會上演講
這些人們關注的氣候問題,都被魏科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分析拆解,在得到答案的同時,氣候專業知識也得以向大眾科普。
不只是魏科。
攝影愛好者“小白的奇幻旅行”,用鏡頭記錄鄉村風土與時光、把自己在鄉村感受到的美好與愛傳遞出去;健身博主“VKKKKK大魔王”記錄自己日常健身生活,在日復一日的運動中享受追逐鐵人夢想的成就感和流汗的暢快,鼓舞更多人變得更好;古典音樂領域創作者“柳青瑤”穿上古裝、畫上古代女子的妝容,彈起了《涼涼》、《琵琶行》等名曲,讓美好的樂符,通過網絡傳遞到更廣闊的時空中......
很明顯,這些優質創作者都是興趣垂類內容創作者,他們在今日頭條上的活躍,也由此形成了多元化的內容消費生態。
據了解,今日頭條上每周有近40萬興趣創作者活躍,周發文超過300萬。2022年整體平臺上的興趣垂類的閱讀規模相對于資訊,已經達到1:1的水平。
用戶群體構成也變得均衡且多元。據今日頭條官方介紹,在頭條過億的日活用戶里,中年男性群體占比近三分之一,除此之外,3000萬中年女性用戶、2500萬年輕用戶選擇把頭條作為每天高頻次使用的內容App之一。
在這背后,發展至今的今日頭條已經成為一個豐富多元化的綜合性內容平臺,既有權威媒體發布、與人們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權威性資訊內容,亦有多元化覆蓋廣泛的興趣內容,平臺兼顧大眾化與權威感,視角多元、健康向上、值得信賴。
在這里,各類型的用戶群體,都能在平臺上找到喜愛或需要的內容;同時,不同領域的創作者也能找到欣賞他們的用戶。在這里,連接與看見、信息的傳播與互動、人們獲取信息與看見彼此,一直發生。
“你關心的就是頭條”,也隨之延伸至“看見更大的世界”。
內容生態的持續加碼深耕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今日頭條目前繁榮且多元的內容生態,也正是基于過去多年持續對內容生態的加碼深耕,以及對賽道的深刻理解。
每一年的生機大會,便是直接體現。
2015年,作為生機大會前身的頭條號創作者大會第一次舉辦,甫一出現就帶著“千人萬元”的重磅扶持計劃而來,要讓1000 個頭條號每月至少獲得 10000 元固定收入。
彼時的今日頭條,用真金白銀攪動了自媒體領域的一池春水。
此后經年,從增加創作者收益推動內容創作,再到流量扶持引導粉絲社交生態;從完善內容生態的基礎建設,再到對優質內容的垂直、專業、精細化運營;從授人以魚,再到授人以漁,推出一系列創作者服務政策,為創作者提供完整的服務包并構建豐富多元的變現體系,今日頭條針對內容生態進化始終都圍繞這樣一條清晰邏輯線——從扶持到服務,從創作激勵到完善變現工具,尊重創作者并與創作者一同成長與進化。
2022年生機大會,同樣如此。
12月27日,2022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海南舉辦。圍繞“頭條十年,看見彼此”,今日頭條的內容生態政策再次向前進化。
一方面是,今天的今日頭條上有搜索、圖文、問答、視頻、直播、商城等,一個用戶所能接觸到的所有內容體裁和分發方式,幾乎都在這個平臺上得到了容納和體現,另一方面,今日頭條也已經成為連接人與信息、用戶看見更大世界,并在這一過程中獲取生活經驗、科普知識、激發興趣、找到志同道合朋友等的通用信息平臺。
在這樣的背景下,今日頭條新任負責人張超表示,扶持優質內容、建設健康良好的內容生態,依然是今日頭條的努力方向。
據了解,在過去一年,今日頭條繼續加大了對優質內容的流量扶持,整體看,一半優質創作者所獲得的流量扶持,相較加入計劃前增長了至少2倍,超過50%的優質圖文創作者所獲得的流量扶持甚至達到加入計劃前的5倍以上。
在2023年,今日頭條還將升級“優質創作者計劃”,在原有基礎上對優質圖文內容新增2000億展現量。此外,平臺還將加大興趣類內容的扶持力度,探索“高粘性關注分發”等推薦方式;同時幫助創作者更好地多元變現。
優質創作者計劃、興趣創作者扶持以及創作者多元變現,這正是今日頭條所關心并要持續發力的三個方面。
對比過往,不變的依舊是對優質內容的追求與創作者扶持,變化的則是對興趣類內容的看重,比如探索和升級“高粘性的關注分發”,比如針對性給予3000億關注流量池,這些動作都是為了進一步增強今日頭條創作者與用戶之間的關注邏輯,直接促進創作者與用戶的關系搭建,讓他們因為創作看見了彼此,因為創作而更加靠近。
一個清晰的事實是,在時鐘走進2023年時,移動內容分發市場已經一腳踏入新的十年。
過去十年中,從種子到森林,再到現今更大的世界,基于推薦引擎,成于內容,今日頭條一直都是移動內容分發市場的引領者。
再到現在,新的十年機遇在哪,趨勢如何,今日頭條同樣正在用自身的進化路徑,為市場指引方向。
來源|AI藍媒匯 作者|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