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業母機高質量標準體系建設方案》提出,到2026年,工業母機高質量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到2030年,適應工業母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全面形成。
9月2日,工業母機板塊早盤活躍,華東數控(002248.SZ)競價漲停。截至當日中午收盤,恒進感應(838670.BJ)漲29.99%,凱騰精工(871553.BJ)漲20.71%,華東數控漲10.02%,秦川機床(000837.SZ)漲6.94%。
消息面上,國家標準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工業母機高質量標準體系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其中提出,到2026年,工業母機高質量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到2030年,適應工業母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全面形成。
利好政策持續發力
《方案》明確提出,到2026年,工業母機高質量標準體系基本建立,以高質量標準體系建設促進工業母機產品質量提升和設備升級換代,以高水平標準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制修訂標準不少于300項,牽頭制修訂不少于5項相關國際標準,國際標準轉化率達90%,標準供給結構更加優化。
到2030年,適應工業母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全面形成,標準的技術水平和國際化程度持續躍升,以標準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效能全面顯現,減材、等材制造標準整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部分增材制造標準水平達到世界領先。
《方案》同時表示,工業母機高質量標準體系是支撐工業母機高質量發展的技術標準群,通過標準與產業鏈上中下游各環節的映射,實現相關標準與技術、產品、服務的“軟聯通”。其中,基礎通用標準貫穿工業母機產業鏈,是標準體系的底座;設計配套標準構成了工業母機生產的配套保障;制造裝備標準是標準體系核心,體現工業母機的整體技術水平;制造工藝標準是產品成型的關鍵,影響著產品質量和成本管控;檢驗檢測標準是評估產品質量的依據;行業應用標準為工業母機賦能其他產業提供技術保障。
國金證券分析稱,近兩年,“工業母機+”活動持續推進。一方面加速推動國產化;另一方面推動產業升級,更好滿足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需求。
助力產業降本與高端化轉型
事實上,工業母機是制造業中的核心設備之一,主要包括車床、磨床、銑床、鏜床等。工業母機不僅用于傳統的機械加工領域,也是構成現代工業的心臟,無論是人形機器人產業還是低空經濟等領域,都離不開工業母機。
東興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拋開人工智能來看,機器人本體環節主要目標是降低成本大批量生產,而工業母機作為制造機器的機器,人形機器人放量依賴于工業母機的工藝迭代升級,工業母機是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批量化生產降本的核心。
從人形機器人整機成本來看,核心零部件分別是傳感器、電機、絲杠和減速器,與工業母機核心零部件高度重疊。在機構看來,隨著人形機器人市場不斷擴張,其核心零部件產業鏈配套也將持續升級,推動工業母機向高端邁進的同時,共享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攤薄,進而提升工業母機公司的盈利能力。
7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凈利潤超億元
在行業發展向好的背景下,多家涉及工業母機業務的上市公司業績表現良好。經過梳理可以發現,2025年上半年,超20只工業母機概念股凈利潤在1000萬元以上,其中中航高科(600862.SH)、長盈精密(300115.SZ)等7只個股凈利潤超億元。
具體來看,中航高科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7.47億元,同比增長7.87%;歸母凈利潤6.05億元,同比增長0.24%。光大證券在研報中指出,該公司復材主業實現穩健增長,民航、低空領域,有望儲備未來成長動能。中國銀河證券認為,中航高科涉足關鍵型號的研制與交付,核心卡位優勢明顯。同時,該公司深度參與引領通航復合材料發展,第二增長曲線逐步清晰。
華東數控今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358.55萬元,同比增長140.53%。華東數控表示,公司聚焦主業發展,同時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把握行業發展機遇,增加客戶黏性,同時降費增效,提升盈利水平。華東數控同時透露,近年來公司采購并裝備了大量數控加工設備以及精密加工測量設備,設備數控化率在國內同行業中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