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銀輪股份第一曲線(商用車)、第二曲線(乘用車)的規模天花板預計在300億-500億。以熱管理技術為根,公司向第三曲線(數字與能源)、第四曲線(機器人)的資源轉移,千億事業可期。
2025年8月28日,銀輪股份在總部天臺舉行一年一度的戰略研討會,以“踔厲奮發四曲線,乘風破浪十五五”為主題,深入探討十五五期間公司的發展戰略與方向。
據銀輪股份董事長徐小敏介紹,十五五期間,銀輪股份總體發展思路是:搶抓產業重構與新技術發展的戰略窗口期,充分釋放產業工程師與技術出海的雙重紅利,持續深耕熱管理核心領域,精準發力“四條產品曲線”,縱深推進“三大核心戰略”,加速實現“五化銀輪”。
多輪驅動之下,銀輪股份正朝著千億事業持續向前進發。
乘風破浪,從追趕者到領跑者
這是一個不斷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快節奏時代,現代社會在各個領域都在不斷探索和應用新的技術和方法,以加快速度和提升效率。這些“越來越快”背后往往意味著需要更高的轉速、流量、功率和運算等等,與之對應的就是發熱量越來越大,對熱管理的需求越來越高。
憑借對熱交換技術的完全掌控能力,銀輪股份一路乘風破浪,從追趕者向領跑者轉型。
“在這個顛覆創新的時代,最大的風險就是不冒險。”徐小敏說道。
曾經的銀輪,從第一曲線的傳統汽車熱管理,拓展至第二曲線的新能源汽車熱管理,構建穩固的基本盤,奠定了公司今天的市場地位;
現在的銀輪,正加速布局第三曲線數據中心、熱泵、超充、逆變器、儲能等熱管理,以及第四曲線具身智能領域的關鍵零部件及其熱管理。
未來的銀輪,將積極擁抱新技術、新方向,形成新的發展生態;以更加開放尋求更多的合作,追求更高的效率,取得更好的成果,推動公司在二次創業期間加快向著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過去一年,銀輪股份保持戰略定力,在“夯實國際化基礎,加速數智化發展”的前進方向上,全球化發展打開新格局。
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1.6億元,同比增長16.52%;歸母凈利潤4.4億元,同比增長9.5%。
分業務看,上半年,乘用車業務板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48%,其中新能源同比增長26.8%;商用車與非道路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89%,其中商用車新能源同比增長66%;數字與能源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8.94%。
分地區看,上半年,外銷總收入約18.59億元,占總營收25.94%,外銷占比呈逐步上升趨勢。其中,北美銀輪營收及利潤率進一步提升,實現營業收入7.88億元,凈利潤3400多萬元,凈利潤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歐洲板塊波蘭新工廠實現扭虧為盈,整體略虧,預計全年實現扭虧。
“在貿易戰、關稅戰和行業極致內卷的背景下,這是來之不易的成績。”徐小敏表示,“通過內卷能加快淘汰一部分低小散產能,資源會更加趨于向頭部企業集中,這對銀輪來說意味著更多的機會。我們要加快變革,腳踏實地做好內部各項綜合競爭能力的提升。”
根據預計,銀輪股份全年營收目標維持150億不變,歸母凈利潤下半年環比提升。
夯實第一、二曲線,迎接海外第二春
“我們的目標不僅是產品走出去,工廠走出去,更要實現出海銀輪模式,贏得國際客戶深度認可,建立本地化運營能力,成為這個供應鏈走出去的引領者。”徐小敏表示。
第一、二曲線是公司的發展根基,也是最穩定的利潤來源。
雖然在國內發展可以“做大”,但要“做強”必須國際化,既能與全球頂尖主機廠合作提升技術能力,又能應對國內產能過剩,實現“反卷”。
以歐洲市場為例,一方面,歐洲乘用車市場穩定,商用車及非道路受歐盟新規與財務擴張政策影響穩中向好,充電樁儲能及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持續擴張機遇。
目前,歐洲傳統車企轉型承壓,受制于結構成本、供應鏈安全、客戶等原因,更傾向有屬地能力的中國供應商,而中國領先的電動化、智能化技術讓中國品牌在歐洲市場得到認可。
另一方面,中國汽車主機廠出海帶來新市場動能。銀輪的歐美競爭對手,歷史結構性高成本及疫情戰爭帶來的持續影響,技術優勢不明顯;而銀輪的中國友商疫情后才開始布局歐洲,缺少成熟的歐洲屬地運營體系、團隊及屬地工廠,普遍存在管理問題。
相較之下,銀輪股份優勢顯而易見。公司董事會具備前瞻國際化戰略及明確的海外5年發展規劃,在歐洲擁有超過8年的成熟的運營體系及運作團隊,并且已經建立了良好的歐洲客戶關系。
目前,在歐洲乘用車銷量前10名的主機廠中,銀輪已經進入了8家;商用車及非道路頭部企業,銀輪已經全部進入。
據悉,在歐洲銀輪的發展規劃文件頒布后,銀輪總部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共同推進落地,明確海外工廠需聚焦人均銷售、廠房產值、利潤率(目標較國內高2%)等核心指標。
在“海外發展5年綱要”的指導下,銀輪股份已構建了以中國為基礎,覆蓋北美、歐洲和東南亞的全球采購與供應鏈管理架構和運行體系,已開發并認證全球供應商資源池,實現了關鍵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全球屬地化解決方案。
下一步,銀輪股份將從國際化人才建設、全球化供應鏈布局、屬地化供應鏈競爭力幾個維度,持續推進全球大供應鏈體系的建設工作。
發力第三、四曲線,搶抓爆發性增長機會
“當算力功耗突破2000W,當機器人需要連續工作24小時,熱管理就是新的芯片。”徐小敏表示。
第三曲線是銀輪股份增速最快的板塊,確定了4+N的產品體系,即圍繞數據中心、儲能、充換電、低空飛行器四大領域的N個系統和模塊。
目前,在數據中心領域,公司已形成了覆蓋服務器機柜內外部的液冷產品布局,包括兆瓦級浸沒一體式液冷設備、精密空調+冷卻塔、服務器液冷/風冷CDU+芯片冷板模組+Manifold、柴油發電機液冷模塊等,部分品類已進入逐步放量階段,部分品類處在驗證階段。
在數據中心客戶拓展方面,銀輪股份已初步形成3+3+N的客戶布局,與相關客戶的項目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在低空飛行器領域,無人機超充與客戶開發進展順利。儲能熱管理快速放量,新能源重卡兆瓦級超充產能逐步提升。
從遠期來展望,數據中心熱管理會超過數字與能源事業部整體規模的50%;增量角度而言,將是公司未來體量最大的板塊。
相較之下,第四曲線是銀輪股份最具想象空間的板塊。目前處于孵化階段,將盡快實現技術和產品的突破。
產品層面,第四曲線形成了1+4+N的產品體系。其中,1是指1大系統,建立對具身智能系統的整體認知;4是指4大模組,包括了熱管理模組、旋轉關節模組、執行器模組、靈巧手模組;N是指圍繞4大模組的關鍵零部件。
技術層面,已研發出第一代旋轉和線性關節模組,熱管理方案也在同步研發;客戶拓展主要圍繞國內外頭部客戶作為首先突破目標。在驅控、減速器類產品建立生態鏈合作,如與合作伙伴合資設立蘇州依智靈巧驅動科技有限公司等。
根據規劃,第四曲線未來5年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當算力和新能源成為新生產力,熱管理就是決定文明進程的元能力。銀輪股份手中掌握的,不僅是散熱器與冷卻液,更是數字與能源世界的免疫系統,是智能時代的溫度哲學。
作為深耕熱管理領域的中國制造業代表,銀輪股份不僅要成為時代變革的見證者,更要成為定義未來熱力規則的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