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科技股的泡沫,讓部分超級富豪萌生“退意”。
隨著英偉達、蘋果、微軟等科技巨頭越漲越高,美國超級富豪減持套現的步伐也開始加快。
8月14日,根據伯克希爾最新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的13F文件顯示,伯克希爾二季度再度減持了2000萬股蘋果股票,持股數量較一季度環比減少6.67%,蘋果持倉占比從一季度的25.76%降至22.31%,持倉市值減少41億美元。
此外,伯克希爾還減持了2630萬股美國銀行。
從總體持倉情況來看,巴菲特的前十大重倉股基本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其中前幾大重倉股分別為蘋果、美國運通、美銀、可口可樂、雪佛龍、穆迪、西方石油。
從最近幾年來看,巴菲特執掌下的伯克希爾主要以防御為主,其去年二季度、三季度大幅減持蘋果,減持幅度分別高達50%和25%。
其持有蘋果的比例也從總持倉超過一半下降至目前的22%左右。而現金儲備則攀升至3441億美元,基本處于歷史高位。
對于巴菲特而言,其目前給繼任者留下足夠多的現金流,足以讓其更大程度地試錯,也確保不因為自己的問題,而導致伯克希爾出現大幅的波動。
當然從整個美股科技股的角度而言,因為AI的風口,英偉達、谷歌、蘋果、微軟、Meta等科技巨頭也的確泡沫較大,因此對于華爾街亦或者這些科技公司的掌舵者而言,“恐高”的現象也是在所難免的。
相關資料顯示,去年至今隨著英偉達股價的高漲,其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年內也是輪番減持。根據其提交給SEC的文件顯示,自6月20日開始,黃仁勛啟動了本輪減持計劃。
根據統計顯示,自6月20日以來,黃仁勛已累計減持135萬股,合計套現2.15億美元。而在2024年,黃仁勛也進行過一輪減持,套現超過7億美元。
根據福布斯富豪榜8月數據顯示,黃仁勛以1550億美元身家位列全球第6位。
除了黃仁勛,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也在最近兩年通過各種渠道減持了該公司的股票,有統計顯示,2024年底至今,扎克伯格直接或者通過間接方式累計減持Meta超過了15億美元。
面對掌舵者的減持,科技巨頭的股價則并未受到影響,根據最新數據,Meta股價創歷史新高,市值盤中突破2萬億美元,成為美股市場第六家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的企業。
當然,相比于黃仁勛以及扎克伯格的減持,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以及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的減持則更為徹底。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比爾·蓋茨持有微軟約1.59億股,持股比例低于1%。
而貝佐斯減持也是相當的大手筆,資料顯示,其2021年卸任亞馬遜首席執行官之后,就開始大手筆減持亞馬遜的股票。根據統計顯示,貝佐斯自2002年以來拋售亞馬遜股票超過了500億美元,其中2024年就套現了約136億美元。
進入2025年之后,其繼續大筆減持亞馬遜的股票,根據披露相關數據顯示,6月至7月底,貝佐斯累計拋售2500萬股亞馬遜的股票,套現總額達57億美元。
貝索斯曾經表示,打算每年出售價值約10億美元的亞馬遜股票,用于支持其創立的商業航天企業藍色起源公司。
根據福布斯富豪榜8月數據顯示,貝佐斯以2150億美元身家位列全球第三位。
侃見財經認為,對于美股市場而言,創始人的減持套現是一種正常的退出機制,類似于蘋果等公司,最終個人持股比例將會下降到一個合理的位置,甚至像比爾·蓋茨減持微軟一樣最終基本退出。因此,面對這些億萬富豪的減持,也算是正常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