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寧王”寧德時代業績再度爆發。
根據此前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實現營收1789億元,同比增長7.27%;實現凈利潤304.9億元,同比增長33.33%。按照半年182天來計算,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每天可以賺約1.67個“小目標”了。
如果上面這個數據還不能體現寧德時代“賺錢能力”有多強,我們可以從最直觀的利潤率進行分析。
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的整體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25.02%和18.09%,而據媒體報道,上半年整個汽車制造業的利潤率已下滑至4.8%,像比亞迪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20.7%和5.54%,對比來看,雖然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但寧德時代顯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另外,在上半年“大賺”之后,寧德時代還選擇大手筆分紅: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分紅10.07元(含稅),合計擬分紅金額高達45.73億元。
不過,雖然賺錢能力強勁、分紅也算大方,但資本市場對于這樣的“寧王”卻不太感冒了。
財報披露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寧德時代股價大跌5.05%,此后股價也是一路走低。截至8月14日收盤,寧德時代(A股)股價報收279元/股,總市值約1.28萬億,自7月30日以來寧德時代的股價下跌了4.09%,同期上證指數上漲了1.57%,寧德時代明顯跑輸大盤。
業績增長背后的壓力
從盈利數據來看,寧德時代的“霸主”地位鞏固,放眼四周已無對手。
不過,這不意味著寧德時代就無敵了,站在整個汽車制造業的角度來看,寧德時代仍是產業鏈一環,難免受到周期變化的影響。
目前,寧德時代的主要業務為動力電池系統和儲能電池系統,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收1316億元和284億元,而這兩項業務都面臨著不同的壓力。
首先看動力電池系統業務。寧德時代是動力電池“一哥”,這自然沒有爭議,但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的市場占有率出現了明顯的下滑。據統計,1-6月寧德時代的市占率為43.05%,而在去年同期市占率為46.38%。對比來看,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的市占率下滑了3.33個百分點。
至于為何市占率會下滑,一方面自然是競爭對手在追趕,排在第二和第三名的比亞迪和中航創新,今年上半年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3.55%和6.52%。另一方面,磷酸鐵鋰電池需求持續增長也對主攻三元鋰電池的寧德時代形成巨大的沖擊,據統計,上半年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猛升73%至 244GWh,而三元電池則下降10.8%至55.5GWh。目前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市占率約為8:2的格局,而在去年同期還是7:3。
為何磷酸鐵鋰電池的需求會持續增長?這還要從內卷加劇的市場環境說起。上面的內容中提到,上半年整個汽車制造業的利潤率已下滑至4.8%,在利潤率極低的情況下,車企為了保利潤自然會選擇價格更低的磷酸鐵鋰電池。實際上,寧德時代也感受到了三元電池需求下滑的壓力,從動力電池系統業務的毛利率來看,今年上半年該項業務的毛利率為22.41%,而在去年同期毛利率為26.9%,這背后或許是寧德時代進行了降價操作。
對于寧德時代來說,磷酸鐵鋰電池需求上升、三元電池需求下滑的市場格局是極其不利的,畢竟即便寧德時代選擇降價保市場,但磷酸鐵鋰電池在成本上具有明顯優勢,三元電池的價格不太可能比磷酸鐵鋰電池低。從這個角度來看,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業務壓力將越來越大。
再來看儲能電池系統業務。儲能業務是過去幾年寧德時代重點布局的業務,2021到2023年期間曾快速增長,但該項業務也遭遇發展瓶頸了。
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的儲能電池系統業務實現營收284億元,而在去年同期該業務的營收為288.2億元,該項業務的營收出現了負增長。另外,從毛利率來看,今年上半年儲能電池系統的毛利率為25.52%,而在去年同期該業務的毛利率為28.87%,毛利率同樣出現下滑。
整體而言,雖然上半年寧德時代的營收和凈利潤都在增長,但一方面動力電池系統業務面臨市場占有率下滑的壓力,另一方面儲能電池系統業務已經觸頂,可以看到,寧德時代上半年業績增長背后暗藏著巨大的隱患,而這或許也是其披露財報后,股價不漲反跌的重要原因。
缺乏“想象力”
除了業務上面臨諸多壓力之外,寧德時代更大的問題在于缺乏“想象力”。
從市值角度來看,其實寧德時代的市值已經在1.2萬億到1.4萬億區間徘徊了很長一段時間。
在資本市場上,想要推動股價和市值增長,“想象力”非常重要。例如在2019年到2021年寧德時代股價快速走高階段,其“想象力”就相當充足,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大幅提升,讓動力電池系統業務有了巨大的看點,而儲能電池系統業務則在起步階段,從0到1增長空間巨大。
另外,這一時間段也是寧德時代產能快速擴張的階段。2019年,寧德時代的固定資產為174.2億元,在建工程為19.97億元,兩者合計還不到200億元;而到了2022年,寧德時代的固定資產為890.7億元,在建工程為354億元,兩者合計超過了1200億元,3年時間產能翻了6倍。
再看現在,具體業務就不再分析了。從產能的角度來看,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固定資產為1187億元,在建工程為350.9億元,兩者合計為1537.9億元。而在2023和2024年,其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合計分別為1404.1億元和1423.5億元,可見產能擴張的速度明顯放緩。
實際上,寧德時代也很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近年來寧德時代動作不少,包括發布新產品和布局換電業務。
新產品方面,今年4月份寧德時代在其首個超級科技日重磅發布了三款動力電池產品——鈉新乘用車動力電池、驍遙雙核電池、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其中鈉新電池作為全球首款大規模量產的鈉離子電池,打破了資源邊界,夯實了新能源的基礎;驍遙雙核電池開創了跨化學體系的全新設計,打破單一路線的技術邊界,滿足用戶的定制化需求;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憑借峰值12C充電倍率,再次刷新全球超充紀錄。
換電業務布局方面。今年2月,寧德時代宣布與滴滴合作建換電站;3月,其跟蔚來達成戰略合作,打造全球最大換電網絡;近日,其還宣布與時代電服、神州租車、招銀金租合作共建租車行業換電生態。而在2024年末舉行的巧克力換電生態大會上,寧德時代表態2025年會自建1000座巧克力換電站;中期規劃將與各方合作伙伴共建巧克力換電站1萬個;更長遠則是通過全社會共建,最終讓巧克力換電站規模達到3萬座。
此外,寧德時代甚至將目光放到了對外投資上。據媒體統計,近年來寧德時代投資了多家企業,比如投資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具身智能初創企業銀河通用;通過投資峰飛航空成立了時代電船子公司,將動力電池技術延伸至航海等新場景。而在不久之前,寧德時代還跟T3出行達成合作,基于去年推出的磐石底盤技術架構共同探索Robotaxi的定制化開發,可見其業務布局有多廣闊。
不過,雖然嘗試不少,但目前來看這些嘗試都沒有給寧德時代帶來實質的改變,另外其產能也沒有明顯的變化,可見寧德時代還沒有找到可以大力布局的方向。在沒有找到新的增長曲線之前,寧德時代恐怕還得階段性“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