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農化行業龍頭利民股份(002734)披露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億元至2.8億元,同比上升719.25%至782.27%;預計實現扣非凈利潤2.47億元至2.68億元,同比上升770.37%至844.37%。基本每股收益預計為0.67元/股-0.72元/股,較上年同期的0.09元/股顯著提升。
量價齊升驅動盈利爆發 單季度增長勢頭強勁
從季度數據看,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1億元,同比增長22.28%;實現歸母凈利潤1.08億元,同比扭虧。結合此次預告,二季度凈利潤繼續保持在1.52億-1.72億元區間,延續了一季度以來的強勁增長勢頭。
對于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公司表示,業績上升主要系主要產品銷量和價格同比上漲、毛利率提升以及參股公司業績上漲帶來投資收益增加所致。
從殺菌劑方面看,作為全球代森錳鋅主要生產商,利民股份該產品受益于巴西大豆銹病爆發及渠道低庫存。行業數據顯示,今年代森錳鋅市場價格從3月份的2.35萬元/噸上漲至年中的2.5萬元/噸,漲幅約6.4%,疊加主要原材料乙二胺價格下行,顯著降低生產成本,推升廠商毛利率。同時,利民股份參股公司新河化工百菌清產品價格從1.8萬元/噸漲至3萬元/噸,貢獻顯著投資收益。
在殺蟲劑領域,公司阿維菌素、甲維鹽系列產品受氯蟲苯甲酰胺抗性增強帶動復配需求增加,疊加部分廠家關停轉產導致供應緊張,價格持續上行。其中,阿維菌素和甲維鹽價格年內漲幅均超40%。
技術創新構筑護城河 AI+合成生物學打開成長空間
當前,利民股份正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從傳統農藥企業向高科技企業的轉型。公司依托控股子公司德彥智創,積極探索AI+農藥創制研發新思路,打造AI農藥創制體系。2025年3月,德彥智創與巴斯夫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攜手推進新農藥在中國的開發、登記及商業化進程。
此外,公司已于2024年建成合成生物學實驗室,有效提升菌種性能、生物合成效率、酶催化能力,推動生物合成產品的產業化進程。公司與上海植生優谷、廈門昶科生物、成都綠信諾生物等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展RNA、噬菌體等新型生物農藥研發,高壁壘產品有望成為未來業績增長點。
糧食安全與綠色轉型雙重催化 有望受益行業景氣度上行
從行業維度來看,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農藥作為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撐,需求呈現剛性增長。中農立華原藥價格指數顯示,2025年6月底較1月初增長3.14%,行業去庫存化基本完成,價格觸底回升趨勢明確。在扎實的基本面支撐下,公司高增長態勢有望持續。
在環保政策趨嚴背景下,中小農藥企業產能加速退出,頭部企業市場份額將持續擴大。公開資料顯示,利民股份作為國家定點農藥制造骨干企業,擁有原藥產能11.02萬噸/年、制劑產能13.27萬噸/年,2024年產能利用率達78.86%-85.98%,規模優勢凸顯,在國內農獸藥行業形成較強比較優勢。作為國內殺菌劑行業領軍企業,公司代森錳鋅、霜脲氰、三乙膦酸鋁、嘧霉胺和威百畝等產品國內最大、國際領先,其中代森錳鋅市占率高達70-80%,三乙膦酸鋁市占率60-70%。
受益于行業景氣度回升以及產品漲價預期,今年以來農化板塊股票表現亮眼。有分析師指出,當前“反內卷”將演繹成為市場下一階段的行情主線。參考2016、2021年兩次供給側去產能,水泥、鋼鐵、化工等行業的股票均有不俗表現。今年以來,已有國聯民生、海通國際、國海證券、國信證券、華鑫證券、華金證券、開源證券、東北證券等多家券商,對利民股份出具“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