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養豬龍頭牧原股份(002714)發布了其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全年實現凈利潤將在180億元至190億元之間,同比大幅增長531.88%至555.87%,實現了同比扭虧為盈的顯著業績。
牧原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業績的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報告期內公司生豬出欄量、生豬銷售均價的上升,以及生豬養殖成本的下降。根據公開信息,2024年12月,牧原股份的生豬養殖成本約為13元/公斤,相較于年初的15.8元/公斤,下降了2.8元/公斤,達到了近年來的最低水平。這一成本的下降主要源于飼料價格的下降和生產成績的改善。
銷售方面,根據牧原股份公布的銷售簡報測算,2024年公司生豬銷售均價為16.30元/公斤左右,同比增長12.70%,遠高于養殖完全成本,為公司創造了豐厚的利潤。2024年全年,牧原股份累計銷售生豬7160.2萬頭,其中商品豬6547.7萬頭、仔豬565.9萬頭、種豬46.5萬頭,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年度出欄目標。生豬銷售收入達到1362.25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牧原股份的優秀場線當前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1.38元/公斤,隨著后續優秀成績在其他場線的持續復制和推廣,公司整體生豬養殖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牧原股份表示,在不考慮飼料原材料價格波動的情況下,希望2025年可以階段性達到12元/公斤的成本目標。
在技術創新方面,2024年牧原股份充分借助AI技術,為傳統養殖行業賦能。公司基于生豬養殖的業務場景,研發智能養豬裝備,通過分析各項智能化裝備所收集的采食量、溫度、濕度、豬病等數據信息,建立起智能養豬系統,讓養豬更加標準化、更簡單,幫助沒有經驗的人把豬養好。
此外,牧原股份在2024年還持續開展一線薪酬管理方案的推廣與落地,識別優秀員工,通過技術創新和優化薪酬方案,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進而提升養豬效率、降低養殖成本。牧原股份此前曾提出深挖每頭豬的600元成本空間,持續做好生豬的健康管理與生產管理,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提升養殖成績。在2024年三季度業績交流會上,牧原股份表示,“頭均600元”的降本目標目前實現了一半,扣除飼料價格影響,實際實現了三分之一,后續降本空間還很大。
得益于豬價回暖、成本降低,2024年牧原股份業績端全面向好,助推其現金流也更加充沛。據其2024年三季度財報,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凈額達291.8億元,是上市以來同期最高值。牧原股份表示,當前公司經營策略已轉變為穩健增長,長期來看資本開支將呈現下降趨勢。
優化生產流程降低成本
作為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的領軍企業,牧原股份近年來在經營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從個體養豬場起步,到如今形成集科研、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生豬屠宰于一體的完整封閉式生豬產業鏈,牧原股份的發展歷程充滿了傳奇色彩。
近年來,牧原股份的經營業績穩步提升。根據最新發布的年報和季報,牧原股份在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108.61億元,盡管同比減少了11.19%,但考慮到生豬價格的大幅下降,這一成績依然顯示出公司的經營韌性。
2023年,牧原股份銷售生豬6381.6萬頭,屠宰生豬1326萬頭,全年生豬養殖平均完全成本約15元/kg,同比下降0.7元/kg。盡管面臨生豬價格下降的挑戰,牧原股份依然通過優化生產流程和降低成本,保持了穩定的經營。
進入2024年,牧原股份的經營狀況進一步改善。根據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2024年全年預計實現凈利潤為180億元至190億元,同比扭虧為盈。這一業績的改善主要得益于生豬出欄量、生豬銷售均價的上升,以及生豬養殖成本的下降。
2024年,牧原股份銷售生豬7160.2萬頭,生豬銷售收入達到1362.25億元,同比增長顯著。同時,公司生豬養殖完全成本持續呈現下降趨勢,12月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已經降至約13元/kg,相比年初的15.8元/kg,下降了2.8元/kg。
牧原股份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努力是其經營業績改善的關鍵因素之一。公司通過全產業鏈把控、防控非洲豬瘟、利用新能源降成本等多種措施,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例如,牧原股份在飼料采購方面通過大規模集中采購,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在管理上,統一的標準和流程使得整個生產流程穩定可控,提高了對市場變動的反應能力。同時,公司還充分利用生豬養殖與屠宰業務的大量豬舍、廠房屋頂資源,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降低了養殖、屠宰過程中的用電成本。
除了成本控制,牧原股份還注重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公司憑借精細化的養殖生產流程管理和優秀的企業文化,充分調動員工的責任心與學習能力,推進養殖環節降本增效。同時,牧原股份還積極引入前沿技術,如智能飼喂系統、空氣過濾系統等,提升養殖效益和豬群健康水平。這些技術創新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降低了養殖成本,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牧原股份堅持高質量發展道路,不斷鞏固和擴大市場份額。公司將持續加大在技術創新、產業鏈整合、智能化應用等方面的投入,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牧原股份還將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加強品牌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
養豬行業蓬勃發展迎新機遇
近年來,我國養豬行業在多重因素的推動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從政策扶持、技術創新到市場需求增長,一系列積極因素正共同推動養豬行業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在政策層面,國家對養豬行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為了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市場供應,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養殖補貼、貸款貼息和保險支持等政策,有效緩解了養殖戶的資金壓力,降低了養殖風險。此外,環保政策的加強也促使企業加大環保投入,實現綠色養殖,推動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技術創新方面,我國養豬行業正加速向智能化、自動化轉型。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養豬企業能夠更精準地掌握養殖過程中的各項數據,實現精細化管理。智能化養殖設備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降低了勞動力成本,為養豬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市場需求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優質豬肉的需求不斷增加。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長也促使豬肉消費總量保持穩定增長態勢。此外,食品加工行業對豬肉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未來將更加注重與養豬企業的合作,建立穩定供應鏈。這些市場需求的變化為養豬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同時,我國養豬行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環保政策的加強使得企業需要投入更多資金用于環保設施建設,增加了養殖成本。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非洲豬瘟等重大疫病給行業帶來巨大損失,需要政府和企業加強生物安全管理。此外,飼料成本、勞動力成本和防疫成本等養殖成本的不斷上升,也給企業的盈利能力帶來了壓力。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我國養豬行業依然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大型養殖企業和集團化豬場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中小散戶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但家庭農場等適度規模養殖模式仍有一定市場份額,形成了多元化的養殖格局。隨著種豬質量的提升和養殖技術的不斷進步,生豬的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和抗病能力均得到顯著提高,進一步降低了養殖成本。
展望未來,我國養豬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在政策的支持和市場的推動下,行業將繼續實現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同時,企業也應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和挑戰,加強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養豬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還涌現出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品牌企業。這些企業憑借先進的養殖技術、嚴格的質量管理和優質的服務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和支持。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品牌認知度的提高,這些品牌企業有望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大的優勢。
我國養豬行業在政策扶持、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增長的推動下,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行業依然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隨著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的不斷推進,我國養豬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