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家豬企發布了2024年11月的銷售數據,部分豬企實現了銷量的環比增長和同比增長,而部分則出現下降。銷售數據受到市場需求、生豬價格、銷售策略、疾病疫情、養殖成本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牧原股份:
11月銷售生豬638.3萬頭,環比下降1.77%,同比增長20.55%。
銷售收入為120.68億元,環比下降10.09%,同比增加37.28%。
商品豬銷售均價16.22元/公斤,環比下降5.53%,同比上漲18.39%。
2024年1~11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6302.5萬頭,同比增加10.2%。
溫氏股份:
11月銷售肉豬290.80萬頭,環比增加8.83%,同比增加12.98%。
銷售收入60.59億元,環比增加4.25%,同比增加34.94%。
毛豬銷售均價16.71元/公斤,環比下跌5.27%,同比上漲15.80%。
神農集團:
11月銷售生豬19.34萬頭,環比減少4.64%。
銷售收入4.07億元。
商品豬銷售均價16.71元/公斤,比2024年10月份下降4.30%。
2024年1~11月,公司共銷售生豬205.99萬頭,銷售收入40.91億元。
新希望:
11月銷售生豬125.96萬頭,環比增長0.49%,同比下降24.84%。
銷售收入20.5億元,環比下降1.49%,同比下降13.87%。
商品豬銷售均價16.49元/公斤,環比下降5.07%,同比上升18.21%。
東瑞股份:
11月銷售生豬8.18萬頭,環比減少16.53%。
銷售收入1.25億元,環比下降3.47%。
商品豬銷售均價18.34元/公斤,環比下降4.56%。
金新農:
11月生豬銷售9.22萬頭,收入1.35億元。
商品豬銷售均價為17.09元/公斤。
正虹科技:
11月銷售生豬0.51萬頭,銷售收入981.88萬元。
銷量環比減少42.29%,銷售收入環比增加7.28%。
銷量同比減少52.64%,銷售收入同比增加16%。
ST天邦:
11月份銷售商品豬46.3萬頭,銷售收入6.84億元,銷售均價18.1元/公斤。
環比變動分別為-4.42%、-6.16%、-2.09%。
2024年1~11月累計銷售商品豬544.91萬頭,銷售收入79.55億元,銷售均價17.94元/公斤。
我國養豬企業規模化與國際化并進
在經歷非洲豬瘟、行業規模化提速等多個因素疊加的豬周期之后,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發生了深刻變革。從2024年多家養豬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行業發展趨勢來看,我國養豬企業正朝著規模化、智能化、國際化方向快速邁進。
根據牧原股份2024年工作總結及2025年工作計劃大會發布的數據,牧原股份在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67.75億元,同比增長16.64%;歸母凈利潤達104.81億元。此外,牧原股份首席戰略官秦軍表示,2024年前10個月,牧原股份累計出欄生豬達5664萬頭,預計全年將達到6600萬至7200萬頭年度目標的中位數以上。這些數據表明,我國大型養豬企業在產能和盈利上都取得了顯著的提升。
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我國養豬企業正逐步向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牧原股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企業采用“全自養、全鏈條、智能化”的養殖模式,實現了生豬養殖的工業化生產和信息化管理。此外,牧原股份還加大了在生豬育種、營養研發、疫病防控、智能化與數字化等方面的研發投入,以深挖每頭豬的生長潛能,實現整體養殖成本的下降。
除了牧原股份,其他大型養豬企業如溫氏股份和新希望也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溫氏股份以“公司+農戶”養殖模式為核心,在生豬養殖行業深耕多年,形成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新希望則不僅在飼料生產方面保持領先地位,還在生豬養殖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這些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布局,不斷提升養殖效率和品質,滿足了市場的需求。
生豬養殖行業仍然面臨一些挑戰。例如,非洲豬瘟等疫病的持續威脅對生豬養殖行業構成重大挑戰;同時,隨著環保政策的日益嚴格,生豬養殖企業需加大環保投入以滿足環保要求。但是,這些挑戰也為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加強疫病防控和環保投入,可以提高養殖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品牌形象;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鏈整合,可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此外,我國養豬企業還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牧原股份與BAF越南農業股份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表達了愿意和國際上先進食品企業一起,通過開放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意愿。這表明,我國生豬企業在防控非瘟的過程中積累了技術創新和經驗,對全球養豬行業發展有很大幫助,而出海合作也成為了養豬行業的一大趨勢。
我國養豬企業在規模化、智能化、國際化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些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布局,不斷提升養殖效率和品質,滿足了市場的需求。隨著政策的持續支持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我國養豬企業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