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血戰安卓蘋果
作者|陶然 編輯|魏曉
這是一個階段性的里程碑:
現在,地球上有兩家公司,手握獨立自主的芯片、硬件,以及操作系統:蘋果和華為。
有且僅有。
甚至,如果將AI系統單獨分類,蘋果那套自研端側小模型+云端ChatGPT(與OpenAI合作)大模型的方案,也許還未必能在概念上跟如今的華為同臺競爭。
鴻蒙系統vs其他系統
2024年10月8日,被稱作“純血鴻蒙”的華為HarmonyOS NEXT操作系統正式開啟公測。這一次的價值點,并不在新版本優化了哪些功能,而正是在于這個“血統”:
至此,華為有了自己完全獨立的操作系統。
一個底層邏輯變革的時代,一個與iOS、安卓三分天下的時代,來了。
時代變了
和蘋果、安卓一樣,華為有了一套自己的游戲規則。
過去,雖然鴻蒙系統展現出了強大的分布式能力和創新特性,但為了兼顧與安卓應用的兼容性,部分代碼與安卓存在一定關聯。
所謂安卓代碼,通常包含谷歌服務和安卓開源兩部分:前者是由谷歌主導開發的閉源部分,比如谷歌移動服務(GMS)等;后者就是所謂“ 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安卓開放源代碼項目)。這 是安卓系統的開源代碼部分,許多手機廠商會基于 AOSP 進行定制開發自己的操作系統界面和功能等。
谷歌服務的部分早早被禁,華為以喪失大量國際市場份額的代價完成了被動切割。而安卓系統開源代碼的這部分內容,處理起來則相對麻煩。
畢竟,國內市場已是華為被極限施壓后的唯一基本盤,除開專供蘋果的iOS生態,國內華米OV榮耀所有頭部廠商基本歸屬安卓陣營,這就導致市面上的App絕大多數都是基于安卓系統開發規范、接口等進行的開發和優化,以適應安卓這一框架下的各種版本迭代。
拿火車做個類比:華為與安卓開源代碼的切割,并非只是在原有舊版鐵路線(安卓)上換更新更快的高速列車,而是逢山鋪路遇水架橋,搭建另一套全新的、完整的、獨立的高速鐵路線(鴻蒙)。
底層邏輯不只是變了,是徹底換了。
2022 Q2 — 2024 Q1
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操作系統份額比例
從上圖市場調研機構統計數據,明顯可以看出蘋果的震蕩、安卓的下行,以及華為鴻蒙系統自2022年開始的穩定高增長。直至今年Q1,其國內市場份額暫時已經超過了iOS,也就是蘋果。
系統層進入三方對壘局面,華為大有后來居上之勢。
互聯網進入鴻蒙時間
當然,這些舊版App如果不能順利在鴻蒙規則下運行,比如功能受限甚至無法使用,會直接影響用戶對新規則的接受度和使用體驗,過高的適配成本于開發者而言通常也是很難接受。
原本,市場上潛在的觀望態度,對于意在收復失地的華為來說是個挑戰,但一年多前Mate 60萬人空巷過后,國民對于尖端科技自主可控的熱情,顯然是蓋過了60系列本身鏡頭品控,核心功耗、性能等一系列本體的硬傷。
觀望?對于現在的華為來說,是不存在的。
IDC統計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華為以17.5%的市場份額登頂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榜首。待到年末可能的70系列上架,想必又是一場機圈狂歡。
所以,華為更有底氣去和廠商談App適配鴻蒙的游戲規則,更有號召力去集合開發者加入鴻蒙生態構建。
這不,9月底在華為坂田基地舉行的鴻蒙千帆會戰誓師大會,百度、京東、騰訊、美團、網易等大廠悉數入鏡,尤其此前Beta中遲遲沒能達成共識的騰訊系App,如微信、QQ等國民級App,也在陸續上車。
騰訊官方公告
目前,BAT諸多應用,以及微博、小紅書、鐵路12306、京東、釘釘等主流應用已宣布完成鴻蒙原生應用版本的開發并陸續開始公測。
具體內容上,此前HarmonyOS NEXT Beta版本已經劇透了不少:更符合真實世界的UI視覺效果、更流暢的系統動畫、更嚴格的隱私保護,以及AI系統級別的功能覆蓋。
對于普通用戶而言,“純血鴻蒙” 帶來的變化顯而易見:首先,系統的流暢度將大幅提升,無論是日常操作還是運行大型應用,都能感受到更快的響應速度;其次,由于擺脫了安卓代碼的束縛,系統的安全性也將得到極大提高,用戶的隱私和數據將得到更好的保護。此外,華為小藝可以在系統層直接參與到對文件、圖片等多個場景的AI處理,端側大模型在便捷程度和日常存在感等方面再升一級。
但這些功能升級和體驗優化,于任何一次系統更新而言都只能算是常規操作,硬件行業創新見頂的這些年,用戶實際上已經在手機、平板、PC等一系列設備“什么樣是好用”這一點上達成了諸多共識,不管是華為還是蘋果、小米、OV榮耀,短期內都不具備“掀桌子”大更新的充分條件。
華為真正改寫的,是被iOS和安卓壟斷多年的行業格局。
天下三分
至此,以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硬件,徹底分成了三個陣營,華為-鴻蒙,蘋果-iOS,其他廠商-安卓。
對內,純血鴻蒙當然意味著華為核心競爭力的再次增強,操作系統是多設備互聯的核心,擁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可以讓華為在產品功能、用戶體驗等方面進行更深入的優化和創新,包括不僅限于系統流暢性、安全性,以及分布式架構的多端互通。從手機,到真-物聯網。
以App生態為參考,隨著鴻蒙生態的不斷壯大,華為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也將進一步增強。
對外,更是一次黎明破曉。
長期以來,操作系統領域被安卓和iOS兩大系統所壟斷,中國科技企業在該領域缺乏話語權。純血鴻蒙的出現擺脫了對安卓等外部操作系統的依賴。這使得華為在操作系統層面擁有了完全的自主控制權。
在國際局勢復雜、貿易摩擦頻繁的背景下,不再受限于其他公司的技術限制和政策風險、打破行業壟斷格局的價值尤為凸顯。
而更為宏觀的層面,作為國內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在基礎設施、政務、金融等領域的信息安全方面,必然也有更高的可控性。
從2012年規劃,到2019年首發,再到如今第一代100%獨立架構問世,任正非頗具前瞻性的計劃,在十余年后終于讓華為和昔日對手站到了同一維度。
此前的統計數據,鴻蒙生態設備數量已超過9億,有254萬HarmonyOS開發者投入到鴻蒙開發中,開發者服務調用次數827億次/月。鴻蒙生態已經實現出行、社交、金融、辦公、生活、娛樂等18大垂域全覆蓋,滿足用戶99.9%的時長,5000多個頭部應用已全部啟動開發,超過1500家已完成上架。
iOS和安卓的增長瓶頸多年未破,號稱純血鴻蒙的這代HarmonyOS NEXT則仍不是完全體。鴻蒙規則下,三足鼎立的時代來了。
來源|AI藍媒匯 作者|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