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楊柘
最大的物管企業碧桂園服務,被上海最大的居民小區炒了魷魚,多少有點丟面子。
這或許只是行業里的冰山一角。在物業服務由粗放向高質量服務的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物管企業和業主需求的難以匹配,不斷積攢矛盾,乃至最終爆發。
半個多月前,碧桂園服務前總裁李長江在2024博鰲物業大會上演講中指出,當下物業很多服務并沒有真正落實到行動上,獎懲機制、晉升機制等等都不對應,這是一個難以改變的現狀。
碧桂園服務更棘手的,是持續下行的業績和垮塌的股價。
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對于公司新的掌舵人徐彬淮來說,可能真的需要時間。
?
被業主“炒魷魚”
國內最大的物管企業碧桂園服務(06098.HK),被上海最大的居民小區“炒魷魚”。兩個“最大”之間的碰撞,成為了最近幾天的熱點新聞。
事發地為康城小區,位于上海閔行區莘莊鎮,是上海第一批商品房小區,1999年首次開盤發售,總規劃建筑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實際居住人口3.6萬人左右。
2013年,深圳盛孚物業上海分公司簽下上海康城小區的服務合同,但在2023年6月到期后未能續簽。據公開資料,2020年12月,碧桂園服務全資收購深圳盛孚物業,間接拿下了康城小區物管業務。
昨日,碧桂園服務在對外回應里確認,仍在為該小區提供事實物業服務。
小區業主對物業不滿,要么是因為價格,要么是因為服務。康城小區與碧桂園服務之間的矛盾也不例外。
今年4月24日,上海康城業委會就小區物業服務質量問題,向盛孚物業發出溝通整改函件,但未見明顯改善。
業委會在5月、6月又數次發函。多次交鋒之后,業委會在7月下旬啟動業主大會程序,8月26日決定不再續聘在管物業。
據相關新聞報道,盛孚物業的問題,涉及小區房屋滲漏水維修、電梯維保、非機動車庫清理、保安及保潔等。事多且繁雜,矛盾也不斷積攢。
盡管已不再續聘,碧桂園服務沒有放棄上海康城的意思。公司表示事發后深刻反思,并回應將對小區業委會提出的問題,逐一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另外,已重新任命上海區域總裁、滬南地區負責人,上海康城小區項目收歸公司總部直管。
?
業績下行
上海康城一役,給碧桂園服務敲響了警鐘。
物業服務行業已經由粗放管理走向高質量服務的轉型升級階段,讓小區業主感受到真實接地氣的服務,讓財報中的話術實實在在落地,才能受到業主的擁戴。
當下的物管企業和業主,往往存在服務和需求難以匹配的困擾。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物管企業面臨經營成本上升、商業模式單一等諸多問題。
2020年至2023年,碧桂園服務營業收入增速由61.75%降至3.01%,歸母凈利潤增速由60.78%降至-84.96%。同期,毛利率由33.97%降至20.49%。
今年上半年,這一囧狀延續,實現營業收入210.46億元,歸母凈利潤14.4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1%和-38.74%。期內,整體毛利率為21.16%,同比減少3.72個百分點。
公司收入主要來自“三供一業”以外的物業管理及相關服務業務、三供一業業務、城市服務、商業運營服務這4大板塊。其中,“三供一業”以外的物業管理及相關服務業務收入是大頭。
“三供一業”以外的物業管理及相關服務業務,包括物業管理、社區增值、非業主增值及其他服務。2024年前6個月,分別實現收入127.52億元、19.98億元、3.55億元和0.9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4%、6.05%、-63.48%和58.33%。
物業管理業務是公司收入貢獻大戶,近年收入增速持續放緩。2020年至2023年,其收入增速分別為49.7%、60.3%、65.7%、8.1%,2024年上半年為4.64%。
截至今年6月末,除“三供一業”業務外,公司合同管理面積約16.35億平方米,收費管理面積約為10.06億平方米。
?
后李長江時代
去年10月,在碧桂園服務供職12年的李長江,辭任總裁職務,揮手告別。
李既是物管行業老兵,也是公司的功勛人物。其對行業的洞察和遠見,助力碧桂園服務發展壯大,是行業少見的務實派。
2020年5月,碧桂園服務市值首破千億港元,為第一家千億市值的物管企業。那是李長江的高光時刻。
李長江離開后,徐彬淮接任。徐并非傳統物管人,過去的履歷集中在敦豪航空、總統輪船等企業。進入碧桂園服務后,主要負責企業戰略、品牌、數字化轉型等業務,是李長江的左膀右臂。
盡管從管理規模、營收規模來看,碧桂園服務仍是行業第一,可徐彬淮肩上的擔子并不輕。今年上半年,現金流下降、增收難增利的現實,是對他的嚴峻考驗。
2024年中期業績顯示,公司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為2.7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7.7%。這主要來自,預期計劃內凈利潤下降、業主預存物業費下降的影響。
物管企業的現金流,歷來依賴于一線費用的收繳率。截至今年6月末,在公司貿易應收款219.58億元中,關聯方28.99億元貿易應收款,減值撥備21.49億元、第三方190.59億元貿易應收賬款,減值撥備13.08億元。
為加速回款,公司稱已成立欠款追討委員會,全面推進欠款追討;針對逾期賬款,采取以資抵債、訴訟或仲裁等措施解決。
在二級市場上,碧桂園服務業表現不佳。截至昨日收盤,公司總市值為147.43億港元。要知道,2021年8月,公司總市值曾站到2000億港元之上,一舉超過碧桂園(02007.HK)。
投資者著急,徐彬淮更著急。在日前舉行的中報業績會上,他誠懇地說,“希望大家給我們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