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寵物食品市場表面光鮮,實則暗流涌動。線上低價競爭、產品同質化嚴重、門店利潤被不斷擠壓,不少品牌如流星般匆匆劃過,給行業留下了“來得快去得更快”的殘酷注腳。
在這個行業里,一句廣為流傳的話點出了現實的困境:做寵糧難,做線下寵糧是“難上加難”。
然而,一個名為“鮮生紀”的品牌,卻在這樣的環境中交出了一份不尋常的成績單:在短短四年內,全國合作門店突破15000家,高端“珍饈系列”限定在600家核心門店銷售,穩穩地站在了線下高端寵糧的舞臺中央。
鮮生紀是如何做到的?它的故事并非一帆風順,其中充滿了與市場主流思維的激烈沖突,以及一次次看似“自斷后路”的艱難抉擇。
“慢”即是“快”:當所有人都
追逐風口,鮮生紀為何選擇
重金筑基?
鮮生紀的第一個沖突,發生在品牌創立之初。當許多初創品牌都急于尋求資本注入以實現快速擴張時,鮮生紀卻做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決定:拒絕融資。這在當今的創業環境中幾乎是不可想象的,資本的“催熟”被視為品牌快速擴張的捷徑。
但鮮生紀團隊認為,整個行業的周期和紅利已經過了快消主義的階段,未來需要的是“長期主義”。他們見證了太多品牌在融資后因“資本催熟”而導致戰略變形的案例。
他們堅信,寵物糧的本質競爭在于原料的品級與穩定性。而資本沒有耐心等待一個需要從上游開始布局、需要一步步建立信任的品牌。
于是,鮮生紀選擇了最艱難的一條路——從自建全產業鏈開始。這是一個“重資產”的決定,外界曾對此充滿質疑,認為一個新品牌上來就規劃工廠和供應鏈是“噱頭”,是“騙子”。但鮮生紀沒有動搖,堅持從供應鏈出發,先解決品牌的生存能力,再談擴張。
從活禽(如雞、乳鴿)的飼養監控,到屠宰檢疫、冷鏈運輸都實現了源頭把控。隨后,屠宰檢疫、冷鏈運輸、配方研發、工廠生產,再到成品的檢測認證,構建起行業內少有的閉環供應體系。
在菲耀原料工廠里,蛋白質、油脂等關鍵營養元素全部自產。工廠還擁有山東省內唯一的全智能化酶解設備和獨家的真空噴涂技術。
這種從源頭到成品全程可控的模式,不僅確保了產品品質和穩定性,也為品牌帶來了強大的“造血能力”。菲亞工廠在2024年的營收超過2.5億,預計2025年菲亞加菲耀二期工廠的總營收可達5億。
這些數據證明,當初看似“逆潮而行”的選擇,最終為品牌筑牢了最穩固的根基。正如品牌方所說,他們希望讓門店看到,他們想要做長期做的事情,不是想割韭菜、賺快錢就走的品牌。門店,就是鮮生紀的“投資人”。
三控鐵律:用“自我設限”
筑牢門店信任屏障
鮮生紀深知,線下的生意核心是“人的競爭、服務的競爭”。因此,保護門店的利益,是他們能否長期存活的關鍵。為此,品牌建立了一套嚴苛的“三控”體系,即控渠道、控價格、控產品,并以一種近乎“自我設限”的方式,來筑牢門店的信任屏障。
首先是“控渠道”——線上全渠道分銷禁售,包含淘寶、抖音、京東、美團等全線上平臺,這在當今寵物行業幾乎是不可想象的。鮮生紀官方旗艦店只作為品牌形象展示,不參與任何促銷活動。這徹底杜絕了線上低價對線下門店的沖擊,保證了門店的利潤空間。
其次是“控價格”——這是最能體現鮮生紀決心的部分。為了維護價格體系,品牌累計投入了超過300萬元,組建了一個10人的專項小組,每日巡查全網平臺和私域渠道,對任何違規行為進行追蹤和處理。
最具代表性的事件發生在2023年12月。當時,鮮生紀正處于高速增長期,然而,由于竄貨問題日益嚴重,毅然按下了“暫停鍵”,主動砍掉了代理商和違規銷售團隊。這個決定導致次月銷售額暴跌80%。
面對巨大的短期利益損失,鮮生紀的團隊并未動搖,因為他們認為“控價就是控自己”,是在控制品牌短期的欲望。
在經歷了兩三個月的低谷后,銷售額也逐步回復了正常,也恰恰說明了脫離低價后,門店對好產品的需求依舊存在。
鮮生紀對違規銷售團隊的處罰通知
這個故事,無疑是鮮生紀品牌精神最生動的體現,也向所有合作伙伴展示了其維護價格體系的堅定決心。
最后是“控產品”——不同區域的門店匹配不同的產品系列。
例如,“珍饈系列”定位于高端,線下售價249元,目前全國限定在600家對品質需求高的門店銷售。
而“營養均衡系列”則定位于主流價格帶,售價149元,正是憑借這一系列,鮮生紀在半年內就鋪設了1萬家門店,證明了其全產業鏈的品質優勢。
鮮字為魂:全產業鏈+硬核配方,
錨定寵糧品質新標桿
鮮生紀的硬核競爭力,除了獨特的商業模式,更源于其對產品品質近乎偏執的追求。品牌的理念被濃縮為一個字——“鮮”。
這體現在其獨創的“鮮字塔”配方標準上。
鮮生紀承諾,所有產品都使用高品質鮮蛋白,必須具有18種全面且均衡的氨基酸,并承諾產品的代謝能占比、微量元素都是有機的等。
更重要的是,他們將這些承諾直接印在了產品包裝上,并敢于承諾如果發現不符,消費者可以索賠。這種自信源于其全產業鏈的嚴控。
在產品創新方面,鮮生紀的高端產品線“珍饈系列”堪稱其品質的代表。該系列的核心理念是“只選食材的黃金部位,其他不要”。
例如,“珍饈”全價犬糧(兔牛配方),每包約含有8整塊兔腿肉和2塊嫩牛排;而全價貓糧(雞鴨鵝配方),則使用了8整塊雞胸,2整塊鴨胸、和1塊鵝胸。這種對原料的極致追求,是為了給寵物提供“頂配營養”,稱得上“國產寵糧品質天花板”。
值得一提的是,鮮生紀還獨創了“倍生元”腸道健康技術。與易被胃酸破壞的益生菌和受胃酸影響的益生元不同,鮮生紀的“倍生元”采用“3層包裹技術”,能完全不受胃酸影響,通過三段定點釋放,增加免疫,平衡菌群,真正實現腸道健康。
破局:在質疑中前行,
與門店共赴長紅之路
鮮生紀的故事,遠未結束。品牌未來的發力方向將更加聚焦與精細。在外界曾普遍質疑“撐不過兩年”的背景下,鮮生紀如今已邁入第四個年頭。
在亞寵展上,鮮生紀用自己的成長軌跡回應了所有質疑:從第一年84平方米的展位,到第二年的480平方米,再到今年的648平方米展位,鮮生紀在一步步穩健成長。
同時,他們發布了“門店共耀計劃”,承諾對合作的限定珍饈優質門店投入人力、物力、財力,與門店一起深挖用戶需求,共同服務C端消費者。
鮮生紀未來的發展方向將繼續把對品質和渠道的堅持融入每一次行動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計劃研發團隊擴充20到30人,每年投入約2000萬元,以開發更豐富的產品系列,為每一只具有獨特性的犬貓提供精準的解決方案。
正如品牌創始人常說的那句話:“人力是大于算力的”。
鮮生紀堅信,那些真正能夠穿越周期的品牌,絕非是依賴短期的流量紅利,而是依靠生態鏈的構建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通過與志同道合的代理商和門店深度協同,鮮生紀希望讓新鮮、安全、營養的好糧,成為更多養寵家庭的日常。
這,正是鮮生紀的核心,也是它在寵物市場逆勢而上的獨特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