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碳”目標正在重構全球經濟規則。隨著綠色發展逐漸融入每個生產經營的日常,企業所追求的“綠水青山”,也終將轉化為“金山銀山”。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
8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京出席2025年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開幕式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座談會。
他強調,要以更大力度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以綠色發展方式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奮力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ESG投資蔚然成風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首次提出“建立綠色金融體系”。此后,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發展綠色金融。
時至今日,在中國資本市場,從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的蓬勃發展,到環境信息披露的日益規范與透明,ESG投資蔚然成風。
作為重塑企業價值的綠色標尺,ESG已成為投資決策的重要考量因素。
8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發布中英文版本《貫徹“兩山”理念滬市ESG實踐二十年》(以下簡稱《ESG實踐》),向境內外市場參與者系統介紹滬市二十年來ESG實踐探索的階段性進展。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滬市超過1300家公司單獨披露2024年度ESG相關報告,披露率達到57%,創歷史新高;滬市綠色債券累計發行8627億元,滬市成為全球主要綠色債券市場之一。
另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中旬,國內已有來自公募基金、證券、銀行等領域的133家機構加入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 PRI),而2018年這一數字僅為19家;ESG投資基金數量達911只,規模突破萬億元,分別較2018年末增長約590.15%、740.95%,增長態勢顯著。
ESG評級的應用也在不斷擴展,其以負面剔除策略融入現有高影響力寬基指數的模式正在推廣,上證180指數、中證A500指數、創業板指數等均已剔除ESG綜合表現較差的公司,ESG評級對資金流動的影響規模正顯著加大。
截至8月14日,在2024年底已上市公司中,有2502家A股公司披露最新ESG相關報告,數量同比增長15.14%,披露率達46.68%,創新高。
2020—2025年(截至8月14日)A股公司在環境(E)維度的平均分持續提升,2025年較2020年提升75.18%。
上市公司各顯神通
踐行可持續發展,上市公司各顯神通,曬出“綠色成績單”。
8月15日消息,日前,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公布2025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名單,東方電纜(603606)憑借自主研發的新產品“環保型聚丙烯絕緣電力電纜”成功入選。作為中國領先的海陸纜核心供應商,東方電纜始終致力于讓陸地與海洋互聯,堅持自主創新,推動綠色發展,積極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面向全球客戶提供創新的海陸纜系統解決方案,
目前,東方電纜已形成電力工程與裝備線纜(綠色輸電設施)、海底電纜與高壓電纜(電力新能源)、海洋裝備與工程運維(深海科技)三大業務板塊。公司位列全球海纜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中國主板上市公司價值100強,獲評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并入選浙江省首批數字化未來工廠,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
萬勝智能(300882)是國內電能計量領域數字化領先企業,主要業務涵蓋智慧計量、智慧物聯、智慧配網、智慧能源四大板塊。7月7日,萬勝智能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積極踐行國家“雙碳”戰略,將碳中和作為重要目標,持續推進清潔能源替代、綠色制造及節能減排。
此外,萬勝智能自建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規劃實施儲能項目,完善光儲充一體化布局,穩步開展零碳工廠建設。目前,公司通過了碳排放管理體系認證,被評定為浙江省綠色低碳工廠、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未來,公司將在此基礎上不斷深化相關舉措,有序推進碳中和工作,努力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今年6月消息,在寧波市全域“無廢細胞”建設2024年度工作中,博匯股份大力營造“無廢”氛圍,積極探索工業企業在綠色生產、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減污降碳協同路徑,入選寧波市2024年度“無廢城市細胞”榜單。
博匯股份(300839)堅持踐行“打造綠色石化新空間”的企業使命,通過“系列化、協同化、一體化、規模化”的策略布局,以工藝創新和設備升級為抓手,積極探索“企業與自然、產業與資源”的均衡發展路徑。通過打造數字化工廠、推廣循環經濟模式,將傳統石化生產與生態保護深度融合。比如通過余熱回收、廢物資源再利用等技術,嚴控工業廢棄物的產生;而數字化管理平臺的投用,極大促進了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今年初,工信部正式發布2024年度綠色制造名單,盤龍藥業(002864)榮登“國家級綠色工廠”榜單。這是繼2024年7月獲評“陜西省綠色工廠”后,盤龍藥業在綠色發展領域斬獲的又一重量級認證。作為扎根秦嶺南麓的中藥企業,盤龍藥業始終將綠色基因融入戰略血脈——從道地藥材的零污染采摘,到生產環節的智能化控碳;從廢棄藥渣的生態堆肥,到水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每一處細節都詮釋著“綠色生產力”的內涵。
以提取技術為例,盤龍藥業的核心產品“盤龍七片”所需原料——秦巴山區特有的珍稀藥材“盤龍七”,其藥用成分提取摒棄了傳統高溫高壓工藝,轉而采用“常溫水浸出技術”。這一創新不僅避免有機化學品消耗,還將大幅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