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隨著AI算力需求激增,液冷技術也稱為AI行業“剛需”。
8月18日,A股液冷概念再度上漲,帶動相關概念股大幅上漲。其中,曙光數創(872808)30CM漲停,方盛股份(832662)上漲22.07%、冠龍節能(301151.SZ)、高瀾股份(300499.SZ)、銳捷網絡(301165.SZ)、潤和材料(300727.SZ)實現20CM漲停,銀輪股份(002126.SZ)、英維克(002837.SZ)等實現10CM漲停。
從市場表現看,液冷概念持續活躍,中證報指出,隨著算力密度的不斷提升,數據中心及算力設備的散熱問題日益突出。液冷技術作為解決高密散熱的核心方案,市場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引起市場關注。
適用于多領域
目前,隨著AI算力需求激增,液冷技術也成為AI行業“剛需”。 數據中心作為能耗大戶,其PUE(電源使用效率)值受到政策與成本的雙重約束。液冷技術(尤其是冷板式、浸沒式)能夠顯著降低散熱能耗,將PUE輕松壓降至1.1-1.2的超低水平,遠優于風冷的1.5以上。這不僅響應了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要求,更能為運營商節省巨額電費開支,經濟性日益凸顯。
IDC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液冷服務器市場規模達23.7億美元,同比增長67%,預計2024年至2029年復合增長率達46.8%,2029年將突破162億美元。三大運營商2025年液冷數據中心滲透率從14%躍升至26%,訂單排期已延至2026年。
與此同時,液冷技術在動力電池熱管理中也被廣泛應用。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市場規模達771億元,液冷系統單車價值量是傳統燃油車的3倍,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1050億元。
此外,儲能領域成為液冷技術第二增長曲線,2025年中國液冷儲能市場規模突破700億元;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液冷模塊價格降至3000元/kW,推動通信領域應用增長189%;邊緣計算場景中,5G基站液冷改造項目招標量同比增長217%,液冷技術有效解決高溫高濕環境下的散熱難題。
競爭優勢顯著
中國液冷企業已建立全球競爭優勢。
在技術方面,中國液冷企業在浸沒式液冷、冷板式液冷等關鍵領域實現突破,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頂尖水平。在全球液冷專利TOP20榜單中,華為、浪潮、中科曙光等7家中國企業上榜,占比35%,尤其在浸沒式液冷領域占據55%的專利份額。
在成本方面,中國企業通過自產核心部件大幅降低成本,且依托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數據中心市場,實現規模化量產。
值得一提的是,尼龍替代金屬在液冷部件中廣泛應用,成本降低30%至50%,泄漏風險減少90%,國產化率從不足10%提升至30%以上。這種材料革命不僅降低系統成本,還提升了產品可靠性,成為全球液冷行業的重要趨勢。
在產業鏈方面,中國液冷產業覆蓋從冷卻液(巨化股份)、核心部件(飛龍股份的電子泵占CDU價值量35%~40%)到系統集成(工業富聯、英維克)的完整產業鏈。
在政策方面,中國“東數西算”工程要求新建數據中心PUE低于1.25,2025年進一步要求50%以上項目采用液冷技術,地方補貼最高達30%。工商銀行、國家電網等企業計劃未來三年改造數百個液冷數據中心,直接拉動市場需求。
上市公司各有所長
目前,A股液冷板塊已有120只成分股,板塊總市值達3.66萬億元,各個企業都在行業內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英維克提供精密溫控節能解決方案,覆蓋數據中心、儲能、新能源、軌道交通等領域。公司擁有行業領先的全鏈條液冷技術,全鏈條液冷解決方案支持高密度算力場景,自研的SoluKing液冷工質2.0耐腐性高效提升,適配儲能和數據中心高可靠性需求。
曙光數創專注于數據中心液冷解決方案,特別是浸沒相變液冷技術,服務字節跳動、騰訊等頭部互聯網企業,交付整棟液冷智算中心。公司是國內首個實現浸沒相變液冷規模化應用的企業,自研相變冷卻液,成本較氟化液大幅降低,熱傳導效率高效提升,在國內浸沒相變液冷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
銀輪股份包含儲能和數據中心液冷產品等,將液冷業務作為第三成長曲線全力支持發展。公司擁有全球領先的不銹鋼油冷器低銅無銅釬焊接技術和鋁合金油冷器低釬無釬焊接技術,這些焊接技術是液冷系統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工藝。此外,公司獨創了“微通道相變液冷”技術,散熱效率較傳統方案提升 3 倍,單機柜散熱功率突破 100kW,滿足 NVIDIA H100 GPU 集群需求。
高瀾股份聚焦液冷散熱解決方案,主要應用于新能源、儲能、數據中心領域。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電池廠商合作,提供儲能液冷系統,同時服務字節跳動、騰訊等數據中心客戶。公司是國內較早布局儲能液冷的企業,掌握液冷系統設計、工質配方等核心技術,推出的12U 浸沒液冷模組支持單機柜200kW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