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能源汽車的競爭,是高端利潤的對決,是全球渠道的對決,是智能科技的對決。要從追趕變反超,必須跳出單一性價比范式,在高端化、國際化、智能化三條戰線上同時打開差距。
“我相信我們跟第一名(比亞迪)的差距會越來越小,甚至反超。”吉利汽車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表示。
今年上半年,在價格戰的猛烈戰火中,吉利汽車成功突圍:
累計銷量達140.9萬輛,同比增長47%,市占率首次突破10%;
實現營業收入1503億元,同比增長27%,創下歷史新高;
實現歸母凈利潤92.9億元,扣除外匯匯兌稅后歸母凈收益等非核心損益后,實現核心歸母利潤66.6億元,同比增長102%。
躍入“爆發期”
毋庸置疑,當前的吉利已躍入“爆發期”。其中,新能源板塊的亮眼表現,是吉利上半年銷量超預期的主要原因。
上半年,吉利汽車三大品牌(吉利、極氪、領克)新能源總銷量超72.5萬輛,新能源滲透率達51.5%。
具體看來,吉利銀河系列升級為獨立品牌后進入“強勁增長周期”,上半年銷量54.8萬輛,同比增長232%;極氪銷量同比增長3%;領克銷量同比增長22%。
桂生悅認為,當前吉利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為11.44%,位居第二,距第一名29.48%的市場占比仍有18個百分點的差距。但與去年相差27個百分點相比,差距已經大幅縮小。隨著新能源產品矩陣進一步完善,吉利新能源與第一名的差距會越來越小,甚至會實現反超。
從價格帶看,上半年,吉利汽車銷量增長主要依賴經濟型車。據懂車帝披露的數據,7月星愿、銀河E5兩款車型的批發量約占銀河品牌總批發量的62%,批發量前五車型分別為星愿/銀河E5/熊貓/星耀8/星艦7,其各自的主銷配置售價分別為6.58萬/10.18萬/3.99萬/12.58萬/10.08萬(均為上海本地參考價)。
有機構觀點認為,在低成本路線下,吉利新車爆潛力可期。目前,銀河A7已上市,單日大定破萬,后續銀河M9/星耀6在路上;極氪9X也即將上市。在行業增長承壓的背景下,公司無論是燃油車基本盤還是電動車成長性都能有所保障。
基于業績超預期表現,吉利將全年銷量目標由271萬輛增至300萬輛。根據規劃,下半年,吉利汽車將推出五款新能源產品加上一款全新的燃油車產品,向新目標全力沖刺。
“一個吉利”加速推進
業績提升背后,與吉利汽車的大整合戰略息息相關。
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9月,吉利汽車發布《臺州宣言》,宣布進入戰略轉型全新階段,隨后旗下銀河、極氪、領克等進入調整期;同年10月,幾何品牌正式并入銀河,成為銀河的智能精品小車系列。
今年2月,極氪完成領克收購及注資事項,擁有極氪、領克雙品牌的極氪科技集團也正式成立;3月,翼真品牌正式并入銀河,成為吉利銀河高端電動MPV系列,同時吉利銀河正式升級為吉利銀河品牌。
5月7日,吉利汽車宣布,計劃收購極氪已發行全部股份。如果這項收購完成,極氪將成為吉利的全資附屬公司,實現私有化并從紐交所退市。7月15日,吉利汽車與極氪正式簽署合并協議。
桂生悅透露,若9月5日吉利汽車股東大會和9月15日極氪股東大會均通過收購計劃,整體交割工作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根據此前公布的新目標:合并極氪后,增長效益要提高5%以上,研發、管理和營銷效益的提高目標是15%-20%。
除品牌合并外,吉利體系研發、電池、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重要業務板塊方面也進行了整合。隨著“一個吉利”戰略深化,協同效應進一步釋放。上半年,公司銷售費用率/行政費用率/研發投入同比均下降。
吉利CFO戴永特別提到,管理費用今年只有29億,有兩個億的優化,而且是在銷量從95.6萬臺提升到140.9萬臺的情況下做到的。另外銷售費用雖然絕對額增加了5億,但是銷量增長了50萬臺帶來的必要運費成本(單臺1000左右),剔除這部分之后,銷售的實際費用并沒有增加,意味著費用管控力更加高效。
可以預期的是,隨著接下來整合行動提速,吉利的規模效應會在現在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顯現。
三重困境,如何穿越周期
在分析人士看來,吉利汽車正在經歷從“多生孩子好打架”到“握緊拳頭迎戰”的轉變。短期財務表現改善是確定性的,但如何穿越下一階段的不確定性。
其一,出口是最大的短板。2025上半年,吉利汽車出口銷量達到18.4萬臺,同比下降8%,這與中國汽車出口市場實現258萬臺銷量、總增長超過10%形成反差。
桂生悅分析稱,出口下滑有多方面原因,既有出海組織架構、市場調研和產品短缺的原因,也有產品銷售的結構性原因。其中,東歐市場銷量下滑30%~40%,拉低了總體出口銷量增速。
對此,吉利汽車將從組織上劃分5大戰區,產品按區域定制兩大舉措上改進,力求2025全年出口恢復正增長。
其二,高端化挑戰仍大。表面上看,吉利上半年利潤的確在艱難的市場環境中實現了翻倍增長,不過單車售價和毛利率都有所下降,其中單車平均銷售收入下滑1.4萬元至9.6萬元,毛利率微降0.3個百分點至16.4%。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國內汽車市場價格戰。上半年,極氪、領克分別實現銷量9.1萬和15.4萬臺,合計僅完成年初銷量目標的34.5%。作為領克的旗艦車型,領克900主銷配置售價為34.69萬元,其主要對標車型理想L9、問界M9分別達到43.98萬/47.98萬元。
其三,智駕技術仍需追趕。智能化一直是傳統車企的短板,在智能化下半場的競賽上,吉利需要獲得更多競爭優勢。吉利汽車已經將旗下極氪智駕團隊(約1300人)、吉利研究院智駕中心(約1000人)、smart智駕團隊全面整合,并打包注入新成立的千里智駕公司。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吉利汽車股價于今年5月突破20港元/股高點,較去年8月9日7港元/股低點,漲幅近3倍,最新總市值2008億港元。
相較之下,比亞迪港股最新收盤價是113港元/股,總市值10485億港元。吉利汽車依然只能看見比亞迪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