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8月12日,光引發劑(TPO)的最新報價為95元/公斤,價格上調5.56%。8月以來,光引發劑累計漲幅近15%,今年以來累計上漲26.67%。
2025年以來,光引發劑價格持續走高。
根據百川盈孚數據,截至8月12日,光引發劑(TPO)的最新報價為95元/公斤,價格上調5.56%。8月以來,光引發劑累計漲幅近15%,今年以來累計上漲26.67%。
受消息影響,8月13日,A股電子化學品概念再度走強。截至中午收盤,中船特氣(688146.SH)收獲20CM漲停,廣鋼氣體(688548.SH)漲19.94%,興福電子(688545.SH)漲14.85%,華特氣體(688268.SH)漲10.59%。
光引發劑價格持續上行
今年以來,光引發劑的價格持續走高,累計漲幅達到26.67%,引發了市場的強烈關注。
據了解,光引發劑是一類特殊化合物。在光照條件下,光引發劑能產生自由基、陽離子等物質,引發單體與低聚物聚合、交聯和固化反應。這一特性使其在光固化材料的快速固化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同時也廣泛應用于芯片制造等高端領域。
在芯片制造的光刻、刻蝕、3D堆積等關鍵步驟中,光引發劑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作為光刻膠所需的核心原材料,光引發劑國產替代的空間廣闊。
對于光引發劑的漲價原因,機構普遍認為,主要是受到供需格局重構的影響。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指出,近期國內光引發劑行業供給端出現收縮,寧夏沃凱瓏因安全環保問題停產,行業產能受限。同時,下游PCB、3D打印等新興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供需格局改善或推動光引發劑產品價格上行,具備產能優勢的頭部企業有望受益。
德邦證券表示,2025年消費電子行業有望延續復蘇行情,對光引發劑等光刻膠專用電子化學品的需求形成有力支撐,消費電子正處于AI帶來的上行周期,技術革新或將進一步激發市場需求。該機構認為,我國作為全球產值占比接近60%的第一大PCB生產基地,有望使國產光引發劑廠商率先受益。
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光引發劑是制造光刻膠的核心原材料,光引發劑的國產替代空間廣闊。機構預計,2025年中國光引發劑的市場規模將突破48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增長至92億元。
與此同時,國內光引發劑企業不斷尋求技術突破,市場份額逐步提升,預計2030年國產化率將達到50%以上。
近年來,國內企業通過“技術+產能”雙輪驅動實現突圍。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數據,行業前五企業市占率從2020年的31%集中至2025年的48%,其中久日新材(688199.SH)、揚帆新材(300637.SZ)等企業通過垂直整合產業鏈,將毛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
以揚帆新材為例,該公司已在浙江上虞和內蒙古設立了光引發劑生產基地,907、184、1173、TPO、369、379、ITX、BMS 等多種產品規?;涞兀滍g性凸顯。伴隨行業逐步走出周期低谷,揚帆新材采取“穩價+高質+快交”的策略鞏固市場份額,有望在下游復蘇后實現利潤彈性釋放。
今年上半年,伴隨著光引發劑產品價格不斷提升,揚帆新材加強營銷團隊配合,采取靈活的銷售策略,實現了光引發劑市場份額穩中有增,公司的光引發劑產品銷量同比有所增長。
除揚帆新材外,久日新材、飛凱材料等公司也在不斷加強技術研發。其中,久日新材正與客戶合作開發用于高端光刻膠的陽離子光引發劑;飛凱材料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光引發劑TMO已實現量產。
相關概念股連續大漲
在基本面向好的背景下,市場對電子化學品相關概念股的關注度也在提高。
8月11日至今,電子化學品概念板塊連續大漲,累計上漲超7%。個股方面,8月以來,中船特氣(688146.SH)累計上漲51.20%,揚帆新材累計上漲28.14%,飛凱材料累計上漲19.81%。
從資金面上看,8月12日光刻膠概念板塊獲得主力資金凈流入9.35億元。其中有7只個股主力資金凈流入超5000萬元,凈流入資金居首的是凱美特氣(002549.SZ),昨日主力資金凈流入達到3.56億元。此外,主力資金凈流入居前的還有上海新陽(300236.SZ)、飛凱材料、晶瑞電材(300655.SZ)等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