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賽道迎來“價值重估”浪潮。
DeepSeek的出圈引爆新一輪投資熱潮,中國科技股迎來了一波“價值重估”浪潮,德意志銀行直言,2025年或許正是全球資本重新發現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
隨著中國科技股價值重估趨勢的顯現,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的興趣愈發濃厚,開始大規模買入中國股票。根據EPF2數據,外資長線基金已連續三個月流入中國股市,且2月份出現了由被動基金主導的凈流入。
高盛預計,MSCI中國指數在樂觀情景下2025年漲幅可達28%,核心驅動力為科技企業盈利改善和產業鏈重構。
那么問題來了,普通投資者該如何參與投資這一波人工智能的時代紅利?
AI“價值重估”浪潮
隨著今年年初中國開源大模型DeepSeek的推出,中國AI概念火爆出圈引爆新一輪投資熱潮,中國科技股迎來了一波“價值重估”浪潮,以人工智能、云計算為代表的科技板塊一馬當先,領漲市場。
正如德意志銀行所言,2025年或許正是全球資本重新發現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
隨著中國科技股價值重估趨勢的顯現,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的興趣愈發濃厚,開始大規模買入中國股票。韓國證券存托結算院最新數據顯示,今年2月,韓國投資者投資中國內地和香港股票的月度交易額達7.82億美元,環比增長近兩倍,不僅創2022年8月以來新高,且遠超同期韓國投資者對歐洲和日本股市的投資規模。
來自韓國最大證券公司的數據還顯示,2月17日至28日期間,韓國投資者凈買入規模排名前10的海外股票中,中國股票占據6席,多為電動汽車、人工智能、芯片等科技行業的龍頭企業。韓國投資者的這一舉措,只是全球資本配置浪潮中的一個縮影。
3月11日,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的中國主管房東明也表示,過去一個月里,海外投資者更加積極地參與中國股市,全球性大型基金仍在評估中。整體而言,外資仍處于逐步加倉的過程中。目前觀察到的現象是,流入中國資產的資金流主要來自于新興市場,例如從印度、韓國股市轉移至港股。
中信證券也在報告中指出,2月開始,由于特朗普就任后市場對于關稅預期的博弈反復,以及DeepSeek對全球AI產業敘事邏輯的影響,主要新興市場間資金流向有所分化。跟蹤數據顯示,2月中國資產重估熱下,被動型和對沖型外資出現溫和回流。
根據EPF2數據,外資長線基金已連續三個月流入中國股市,且2月份出現了由被動基金主導的凈流入。全球基金對中國配置仍處于低配狀態(過去五年第23百分位),相比歷史峰值仍有較大回升空間。
高盛團隊認為,全球長期投資者最近在中國IPO和股票發行市場的參與度有所上升,且由于美國股市的波動性加劇,他們越來越傾向于購買中國公司的股票。
高盛預測,AI將為中國GDP貢獻20-30個基點的增長,而美國科技股的“燒錢模式”正遭遇投資者質疑,資本或持續從美股“七巨頭”流向中國科技股。
布局正當其時
從傳統估值角度來看,當前中國大型科技股的市盈率普遍處于歷史中位水平。以騰訊、阿里巴巴為例,其動態市盈率分別為25倍和20倍左右,相較于歷史高點仍有較大空間。
當前恒生科技指數市盈率(25.33倍)較納斯達克指數的市盈率(44.3倍)折價近半,且較2021年高點(48倍)仍有較大修復空間。高盛預計,MSCI中國指數在樂觀情景下2025年漲幅可達28%,核心驅動力為科技企業盈利改善和產業鏈重構。
這意味著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中國科技股在估值上具備一定的吸引力,隨著 AI 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其未來的盈利增長預期有望推動股價進一步上升。
多家國際投行發布研究報告,紛紛看好中國科技股的長期投資價值,認為 AI 技術的商業化將為這些企業帶來全新的盈利增長點。這種來自國際專業機構的認可,進一步增強了市場對中國科技股價值重估的信心。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領域大概率將迎來持續且迅猛的增長態勢。根據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白皮書預測,至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驅動的相關行業市場規模有望攀升至6.4萬億美元,其在2025-2030年間的年均復合增速更將突破21%。
站在當前時間點,或許是個人投資者布局未來的絕佳窗口期。
如何長線布局?
眾所周知,人工智能行業涉及到產業鏈生態較為復雜,技術門檻較高,且細分板塊間的景氣度也會出現分化。因此,通過定投行業主題指數基金的方式進行投資布局,或許更適合大部分普通投資者。
如果想要參與投資人工智能行業指數,侃見財經建議關注天弘基金旗下的天弘中證人工智能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A類:011839、C類:011840)。
據悉,該基金成立于2021年8月17日,該基金的投資范圍為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以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的成份股及其備選成份股為主要投資對象。
據介紹,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選取為人工智能提供基礎資源、技術以及應用支持的公司中選取代表性公司作為樣本股,反映人工智能主題公司的整體表現,是一只非常純正的AI基。
目前,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海康威視、科大訊飛、韋爾股份、紫光股份、用友網絡、瀾起科技、浪潮信息、中科曙光、深信服以及德賽西威。
無論從風格分析還是一致預期利潤數據,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均呈現了高成長特性。據Wind數據顯示,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的研發投入,研發支出及占比持續增長顯著高于市場平均水平。
天弘中證人工智能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致力于追求緊密跟蹤人工智能指數,廣泛覆蓋軟件、電子設備、儀器與元件、半導體產品與設備等多個細分行業,涵蓋人工智能領域50家競爭力突出的優秀企業,旨在為投資者捕捉并分享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所帶來的長期投資機遇與豐厚回報。
值得強調的是,天弘中證人工智能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的費率低廉、操作簡單,能夠幫助各位投資者規避個股投資的高門檻和高波動風險。操作方面,投資者可直接在支付寶APP搜索天弘中證人工智能指數(C類份額:011840,A類份額:011839)。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購買前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指數基金存在跟蹤誤差。所提及個股僅作展示,不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