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麻煩”不斷,馬斯克“水逆”嚴重。
3月11日,特斯拉股價暴跌超15%,市值一夜蒸發超過了13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402億元,創下了近四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
如果從去年12中旬的高點算起,特斯拉股價已經腰斬,跌幅超過了50%。
面對股價的暴跌,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回應稱,“長期來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從特斯拉表現來看,馬斯克顯然有些樂觀了。
侃見財經認為,造成本輪特斯拉股價暴跌一共有三個原因:
第一,政治因素。因為馬斯克擔任“政府效率部”主管,其立場與特斯拉早期環保、自由派的品牌形象形成反差,引發大規模消費者抗議、抵制特斯拉產品。
第二,市場表現不佳。近期以英偉達為首的美國科技股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作為科技股的龍頭之一,特斯拉首當其沖。
第三,特斯拉全球市場表現均較為疲軟。中國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在華銷量已連續五個月同比下降,2月交付量同比大跌49%,僅為30688輛,創下自2022年7月來的最低水平;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最新數據也顯示,特斯拉2025年1月在歐洲市場交付量同比驟降45%至9945輛;美國市場也不樂觀,根據相關機構統計,去年特斯拉在美國的銷量下降7%,今年前兩個月減少了2%。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特斯拉發布2024年財報,財報顯示,報告期內特斯拉實現營收976.90億美元,同比增長0.95%;實現歸母凈利潤為70.91億美元,同比增長-52.72%。
從整體營收水平來看,特斯拉的業績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放緩。
面對特斯拉股價的暴跌,“木頭姐”凱茜·伍德的方舟投資管理公司逆市加倉,大舉買入特斯拉、Palantir、Coinbase、AMD、Tempus AI和Robinhood等科技股,總投資額超過7000萬美元。
凱茜·伍德在社交平臺上表示,當前的市場波動是“滾動衰退”的最后階段,預示著市場將為特朗普政府和美聯儲提供更大的政策靈活性。伍德認為,這種政策轉變將為今年下半年的通縮繁榮鋪平道路。
Baird分析師Ben Kallo認為,由于產能爬坡影響交付,市場對特斯拉需求下滑的擔憂將持續存在。未來幾個月將是關鍵窗口期,屆時才能真正判斷馬斯克的政治傾向是吸引了更多買家,還是流失了更多客戶。需求下降的可能性很大,尤其在歐洲市場更為明顯。當前更大的問題是,市場對特斯拉的預期過高,而產能問題意味著這些預期需要下調。
瑞銀分析師Joseph Spak稱,盡管Model Y更新版本可能會推動部分需求,但整體訂單量依然低迷。特斯拉中國官網數據顯示,客戶只需等待兩到四周即可交付新款SUV,這可能暗示訂單量相對疲軟。
Joseph Spak在其最新的研報中下調了特斯拉第一季度及全年交付預期。他預計特斯拉本季度交付量僅36.7萬輛,較此前預測減少16%,并預計全年銷量同比下降約5%。因此,他重申了對特斯拉股票的“賣出”評級。
侃見財經認為,從特斯拉的表現來看,短期特斯拉的承壓不可避免,但從長期來看,特斯拉依舊具備很大的投資價值。最近一段時間,特斯拉位于上海郊區的超級工廠近期對部分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以求提高效率并推出Model Y車型,短期影響了特斯拉的交付量,但長期來看,對于特斯拉而言,影響有限。
根據乘聯會等數據統計,特斯拉中國上周單周銷量達到1.38萬臺,創下2025年單周銷量新高,成為國內豪華品牌銷冠。由此可見,特斯拉下跌一定程度上擠掉了一些泡沫,未來隨著銷量的提升,特斯拉股價大概率會止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