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下旬以來,債券市場經歷了一輪調整,本輪調整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9月24日央行宣布降準降息后,部分市場資金止盈贖回,第二階段為9月26日政治局會議釋放超預期政策信號,債券市場出現拋售現象。建信基金認為,前者為市場常規行為,后者則更多基于對風險偏好回升引發贖回負反饋的擔憂,并非基于基本面定價。
經歷了節后首個交易日的大幅震蕩后,近兩個交易日債券市場的贖回壓力有所緩和,利率債收益率全期限下行,長端收益率下行幅度更大。展望后市,建信基金認為可以從政策面、基本面和機構行為三個角度進行分析。
從政策角度看,整體對于債券市場尚未形成基本面維度的反轉預期。寬貨幣政策實際落地后,收益率曲線相對于政策利率的利差已明顯修復,即使后續增發國債,四季度的債券供給壓力仍低于去年四季度。從基本面看,后續財政政策的發力空間以及地產銷售能否企穩依然是經濟走勢的重要影響因素。需求的回升仍需要長期信心的修復,金融數據顯示經濟在四季度可能繼續保持相對弱勢。從機構行為角度看,10月機構往往季節性贖回債券基金以兌現收益,但當前債市的收益率對于配置型需求的機構已經開始具備吸引力,利率債進一步上行的空間較為有限,而下行修復的空間較大。
展望債市未來走勢,建信基金認為債市短期較大壓力階段或已度過。后續隨著投資者對權益類資產的預期回歸理性,部分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或將重新申購債基或理財產品,資金流出有望放緩并逐漸轉向流入。在此過程中,信用債的價值應當重新評估。經歷了8、9月的調整后,信用利差回歸較高分位區間,當前債市潛在風險的定價已經較為充分。季度層面,中短期信用債的投資價值更加突出,一是隨著贖回潮平息,未來資金利率有望向政策利率下行收斂,中短債更直接與資金利率掛鉤;二是隨著利率債收益率企穩回落,信用債有望跟隨下行并壓縮利差;三是當前信用債的絕對票息較高,具備一定下行空間。綜合來看,現階段中短債產品的性價比更高,同時靜候市場情緒由謹慎防御向中性回歸時的修復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