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葉觀復
近日,北京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農商銀行”)在其最新發布的上市輔導進展報告(第三十二期)中提到,“本輔導期內,IPO工作計劃有所延后”。這一細微表述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此時距離2018年9月啟動輔導備案已經過去了近七年時間,這家資產規模達到1.3萬億元的農商行“航母”,依舊徘徊在資本市場的門外。
七年的輔導長跑
北京農商銀行的上市之路堪稱中國金融行業中最漫長的IPO籌備案例之一。
早在2011年12月,該行股東大會便決定成立IPO領導小組,正式將上市納入議程。彼時,重慶農商行剛剛在香港上市一年,而上海農商行還在努力突破5000億元的資產規模門檻。然而十四年后,這兩家銀行均已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北京農商銀行卻依然停留在輔導階段。
轉折點出現在2018年9月,當時北京農商銀行與中信建投證券、中金公司簽署了輔導協議,標志著其進入了實質性的操作階段。由于北京農商行是全國四家萬億級農商行中唯一未上市的一家,輔導機構對該項目寄予厚望,但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卻遇到了阻礙。
輔導期間,北京農商銀行完成了股權確權、資產確權及治理制度體系建設等一系列基礎工作,并在2020年提出了“全力推進IPO戰略實施”的口號。表面上看,每一步都顯得有條不紊,但實際上卻充滿了猶豫和反復:從2020年至2023年間,該行多次審議延長上市方案的有效期;到了2024年5月,董監事會辦公室(IPO辦公室)更名為“戰略發展部”,職責也轉向了更廣泛的戰略規劃。
七年的時間內共發布了三十二期輔導報告,創下了A股IPO輔導周期的記錄。相比之下,同期啟動輔導的江蘇江南農商行和甘肅銀行等機構已相繼終止了進程,這使得北京農商銀行的堅持顯得尤為突出。
非息收益波動拖累業績表現
北京農商行作為一家具有深厚歷史底蘊和廣泛影響力的金融機構,其業績表現一直受到市場和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自成立以來,北京農商行始終致力于服務地方經濟和中小企業,其業務涵蓋貸款、存款、金融產品創新等多個領域。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和金融市場的變化,北京農商行在保持穩健經營的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和機遇。
從財務數據來看,2025年一季度的財務報告顯示,該行實現利潤總額27.61億元,同比增長1.27%;凈利潤23.59億元,同比增長1.39%。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北京農商行的資產總額達到13,060.18億元,較年初增長3.81%。
從營收結構來看,2025年一季度,北京農商銀行實現利息凈收入28.2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0.78億元,增幅為2.83%。
非息收入方面,今年一季度投資收益為12.5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47億元,降幅為10.47%;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4.79億元,較上年同期實現0.53億元,由正轉負,變動額為-5.32億元。
在營收兩位數下降的情況下,北京農商銀行仍舊實現凈利潤增長,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較好,營業支出大幅下降。
從行業對比來看,北京農商行的業績表現與同行業相比處于中等水平。盡管其資產規模和盈利能力在行業中具有一定優勢,但在IPO進程上卻進展緩慢,成為其發展的短板之一。此外,北京農商行在合規管理、股權結構優化等方面也面臨一定挑戰,影響了其上市進程。
北京農商銀行的股權分布較為分散,缺乏強有力的實際控制人。截至2024年末,法人股占比達到77.35%,自然人股占22.65%;國有控股企業持股比例合計為56.09%。
目前,第一大股東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僅持有約10%的股份,遠未達到實際控制的標準。這種分散的股權結構不利于形成統一的戰略決策方向,可能成為制約北京農商行上市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規問題引關注
在公司內部管控方面,今年開年,北京農商銀行就收到一張高達900萬元的大額罰單。
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發布行政處罰信息,北京農商行因存在十項違法違規事實,被警告并沒收違法所得,同時被處罰款共計902.27萬元。這是央行北京市分行開出了2025年的第一張罰單,也是北京農商銀行時隔近3年再次收到的百萬罰單。
具體來看,北京農商銀行此次涉及多個環節,包括數據造假、匿名開戶、反洗錢識別率低等問題。一同被處罰的還有7位對違法違規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相關負責人。
而上一次百萬級罰單則是在2022年11月,由北京銀保監局于作出因EAST數據漏報、報送不一致、數據錯報及其他與數據報送相關的違規問題,收到北京銀保監局的行政處罰。
此次罰單的開出,再次暴露了北京農商銀行在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具體而言,銀行未能有效執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導致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或為其開立匿名賬戶;同時,在反洗錢領域的識別能力較低,未能充分履行相應的法律義務。
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了銀行自身的穩健運營,也可能對其客戶信任度造成一定影響。
自2019年起,北京農商銀行一直在積極推進IPO戰略實施。然而,根據金融監管總局的數據,目前在全國四家總資產超過萬億元的農商行中,只有北京農商銀行尚未實現上市目標。相比之下,重慶農商行、上海農商行和廣州農商行均已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顯示出各自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對于北京農商銀行而言,解決當前面臨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問題,將是其實現IPO道路上的關鍵一步。(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