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基金行業的發展進程中,管理層的變動往往備受矚目,這不僅關乎公司的戰略走向,更對投資者的信心和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來源|中訪網
責編|李曉燕
在基金行業的發展進程中,管理層的變動往往備受矚目,這不僅關乎公司的戰略走向,更對投資者的信心和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8月5日晚間,景順長城基金發布重磅公告,任命葉才為公司董事長,這一消息瞬間引發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景順長城基金作為國內首家中美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自2003年6月12日成立以來,憑借獨特的中外合資優勢和穩健的投資策略,在市場中占據了重要地位。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其管理的非貨基金規模達4606.38億元,在行業內位列第11名,展現出強大的市場影響力。
葉才的任職履歷豐富,擁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在金融領域積累了深厚的經驗。他曾在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多個關鍵崗位任職,包括財務部干部、基建財務處助理會計師、資金處助理會計師等,一步步成長為財務部主任、審計部主任,之后又擔任華能資本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等重要職務。他還曾兼任多家公司的董事,如2007年8月至2015年9月兼任中國華能財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兼任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24年1月至2024年8月兼任華能天成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現任華能資本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葉才在財務管理、企業運營等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有望為景順長城基金帶來新的戰略布局。
此次換帥源于今年5月末,景順長城基金前董事長李進因任職期屆滿離任,總經理康樂暫時代任董事長。如今葉才正式上任,標志著景順長城基金開啟新的發展階段。事實上,早在6月末,葉才就已進入景順長城基金董事會出任董事,業內也普遍預期他將出任董事長。8月4日,他取得基金從業資格證并正式入職,擔任公司董事長。
回顧景順長城基金的發展歷程,其一直采取“中方控股 + 外方管理”的獨特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中方股東在戰略、薪酬、合規等方面參與把控,外方股東在投資管理上提供支持,雙方充分授權管理層經營決策,保持了股權結構穩定、管理層穩定、溝通機制和發展機制穩定 。這種模式使得景順長城基金在發展過程中,既能借鑒外方先進的投資管理經驗,又能結合中方對本土市場的深刻理解,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近年來,景順長城基金在業務布局上不斷優化。作為權益大廠,其在持續發力固收和指數等業務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從產品結構來看,債券基金規模增長迅速,已超過2300億(天天基金網數據),取代權益基金成為規模主力;同時,指數基金規模也在不斷增長,目前規模已有950億元(天天基金網數據),以ETF業務為例,景順長城的規模也在快速增長中,最新ETF規模達到617億元。在2025年二季度,景順長城非貨基金整體規模增長323億元,盡管權益規模縮水了120億,但固收和指數業務的增長為公司整體規模的擴張提供了有力支撐。
當然,景順長城基金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挑戰。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基金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景順長城基金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投研方面,雖然公司擁有專業的投研團隊,但如何更好地適應市場風格的轉變,精準把握投資機會,仍是需要持續優化的方向。在產品方面,盡管固收和指數業務發展良好,但權益類產品規模的縮小也反映出公司在產品結構調整上還需進一步努力,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
從行業角度來看,2025年以來,公募基金行業管理層變更仍舊高頻。截至8月5日,全行業共有107家基金公司出現高管變動,高管變更人數多達243人。在這種行業大背景下,景順長城基金的換帥也是順應行業發展的趨勢。新董事長的上任,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活力和發展機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未來,葉才的加入或許會為景順長城基金帶來新的戰略方向和管理思路。在投資策略上,公司可能會更加注重多元化投資,進一步優化權益、固收和指數等業務的布局,以降低市場風險,提高投資回報。在產品創新方面,有望推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收益預期。在人才隊伍建設上,憑借葉才豐富的行業資源和管理經驗,或許能夠吸引更多優秀的金融人才加入,提升公司的整體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