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房地產市場一則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江實業旗下和記黃埔地產,集中向香港買家推介大灣區四個項目,
來源|中訪網
責編|何思雨
近日,房地產市場一則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江實業旗下和記黃埔地產,集中向香港買家推介大灣區四個項目,共計400套房源,最低總價僅40萬元。這一“老盤新賣”的動作,在市場上激起層層漣漪,背后反映出的,不僅是李嘉誠家族一貫的商業策略,更是大灣區房地產市場新的風向——港人北上置業潮正悄然興起。
此次推出的四個項目分別為惠州瀧珀花園、中山瀧珀花園、廣州逸翠莊園及東莞海逸豪庭 。其中惠州瀧珀花園推售規模最大,達300套,最低總價約40萬元的一房戶型極具吸引力;東莞海逸豪庭的別墅則定位高端,總價在700萬 - 800萬元。這些項目多為早年低價拿地,例如東莞海逸豪庭早在1999年就被和記黃埔拿下,歷經多年開發,如今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重新推向市場。
價格優勢是這些房源吸引香港買家的關鍵因素。以惠州瀧珀花園為例,一套51.34平方米中高樓層一房,售價44.3萬元,折合單價約8632元/平方米。而同期香港新房銷售均價約19.6萬元/平方米,惠州瀧珀花園的單價甚至不足香港的1/10,50平方米左右小戶型總價僅相當于香港同面積房產的首付。如此巨大的價差,對香港購房者,尤其是中產階級來說,吸引力不言而喻。
除了價格,大灣區近年來在交通、公共服務等方面的飛速發展,也讓其成為港人眼中宜居宜業的新選擇。隨著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逐步成型,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在大灣區就業、生活、居住,不僅成本更低,還能享受寬敞的居住空間和優質的大社區服務,這是香港局促的居住環境難以比擬的。
政策的推動也為港人北上置業提供了便利。2024年2月,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推出港澳居民購房結算支付便利化政策,截至今年6月,已辦理3341筆業務,涉及金額30.8億元。廣州、惠州等地還舉辦專場推介會,組織看房團實地考察,進一步激發了港人的購房熱情。從市場數據來看,港人北上置業的趨勢愈發明顯。據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披露,截至今年6月末,廣東省分行轄區共辦理3341筆港澳居民內地購房業務,產生跨境收入折合人民幣30.8億元 。和記地產市場及企業業務發展董事譚健旭透露,自去年年中起,香港買家對大灣區樓盤的需求顯著增加,惠州瀧珀花園已售出近600套,大部分由香港人購買。
從投資到自住,港人置業需求正發生轉變。過去,香港買家多出于資產配置目的在大灣區購房,如今他們更注重生活配套和長期持有價值。如廣州東部中心板塊的新世界廣匯尊府,吸引了不少香港企業高管連購多套,他們看重的正是項目的交通便利性和商業成熟度。這一轉變也促使開發商在產品設計和服務上做出調整,增加港式戶型、引入跨境物業服務等,以滿足港人日益多樣化的居住需求。
對于李嘉誠家族此次集中推盤“甩貨”,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方面延續了其“低價拿地、長線開發”的傳統策略,在港人北上置業需求增長的時機出貨,實現利潤最大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房地產市場的動態變化,開發商需要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銷售策略,以維持正常交易節奏。
未來,隨著大灣區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跨境居住 - 就業”生態將更加常態化,港人北上置業的需求有望進一步擴大。這不僅為大灣區房地產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也將促進大灣區與香港在人口、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為區域協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無論是開發商還是購房者,都需要緊跟這一市場趨勢,把握新的發展機遇。而李嘉誠家族此次的動作,或許只是大灣區房地產市場新一輪變革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