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是否成功,企業和社會都需要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為了幫助企業調整戰略,適應全球氣候變化,全球第一家戰略咨詢公司——理特咨詢發布深度報告《末路之問,何去何從?——通過技術在氣候危機中尋找出路》,預測了五種潛在的未來情景,并一一列舉了需要得到重視的相關技術。
該報告由理特咨詢與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合作,基于對40多位國際專家和商界領袖的調查與采訪,進行了深度分析,同時基于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預測,以“到2100年全球氣溫上升3°C”的結果為依據,以此來支撐這五種潛在的、非排他性的情景:
·綠色社區:一個資源稀缺、各自為營的世界,缺少宏大的項目,因此去中心化、循環利用以及勤儉樸素得到大力倡導。
·高處不勝寒:出現高度集中且競爭激烈的行業,在這些行業中,市場領導者引領適應變革以構建競爭優勢,并在日益增加的約束條件下繼續滿足消費者需求。
·綠色的狂野西部:在私人資本和投機炒作的推動下出現創造性的混亂,人們各持己見,沒有總體戰略和一致性。
·埋頭前行:未來黯淡無光,企業和金融機構都沒有適應新的氣候現實,只剩下權宜之計和危機管理。
·適應激增:當“適應”已經成為常態的新世界,預期被重新設定,新的市場和差異化的新需求被創造,甚至可能出現過度超前
對于每一種可能出現的未來情景,報告都詳細概述了能夠在適應氣候變化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技術。除此之外,它還包括“無悔”解決方案、使能技術和能力,無論未來如何變化,這些都將至關重要,企業應立即采取行動,并在這些方面進行投入。
本報告作者,理特咨詢專家Albert Meige 博士指出:“當面臨未來的技術選擇時,高管們通常需要解決三個挑戰:復雜性、速度和認知。適應氣候變化也不例外。氣候所帶來的影響很復雜,因為它是局部的、多因素的和高度可變的,因此也有無數的適應技術可采用。通過對潛在場景進行建模,我們旨在穿透這種復雜性,為企業高管們提供明確的指導,讓他們了解企業所需的潛在氣候適應技術。”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 GREEN 項目負責人Peter Oksen博士表示:“這份報告為氣候行動提供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即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和適應不可知的未來時的優先級。它為WIPO GREEN提出的技術提供了基于假設情景的前提,強調了創新在打造可持續未來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詳細說明適應氣候變化所需的功能預期和關鍵技術,這份報告著重強調將技術進步納入商業、經濟和政策框架以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的必要性。”